第6部分(第2/4 页)
。
面对台湾海峡的斗争形势,是解放金门好?还是把金门留下来?从军事上讲,解放金门已不是问题,条件已经成熟。但毛主席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高屋见瓴,提议把金门留下来,以便和美国作斗争。因为当时美国已开始劝说台湾当局从金、马撤军,搞“沿海岛屿中立化”。美国企图利用台湾和澎湖列岛在历史上曾被日本割占的事实,推行“划峡而治”的阴谋,把台湾从祖国分离出去。在这一新的形势下,毛主席决定以民族大义为重,暂缓收复金、马。
10月5日,毛主席指示福建前线,10月6日、7日,不打炮,蒋军向我打炮,也不还击,观察两天,再作道理。接着中央军委指示:对金门“打而不登,封而不死”。并指出:“在目前宜减轻对金、马的军事压力,使他能生存下去,促使其守而不撤。当然又要使其处于紧张状态,拖住美国不得脱身。在必要时,仍可组织大打。总之临机应变,主动在我,以利统一解决台、澎、金、马问题。”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变。开始,很多同志不理解,后来经过学习,慢慢地明白了。实践证明,这一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第二次“台海危机”:“炮击金门”(5)
10月6日,毛主席亲自撰写的《告台湾同胞书》,以国防部长彭德怀的名义发表,指出“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美国人总有一天会抛弃你们的”,“建议举行谈判,实行和平解决”,并宣布暂停炮击7天。
停炮期间,金门蒋军赶紧装运物资。可停炮期一到,金门蒋军又紧张起来。我国防部又下命令,再停止炮击两个星期,并告金门蒋军可以无顾虑地补充物资,以利固守。但美国人不得护航,如有护航,立即开炮……
10月18日,美国宣布杜勒斯准备在21日到台湾与蒋介石会谈,美国海军舰艇竟然放肆地入侵金门海域,为蒋军护航。为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好惹的,中国政府是说话算数的,我于10月20日16时恢复炮击。杜勒斯提心吊胆地到了台湾,劝说蒋介石从金、马撤军。蒋介石却愤怒地说:“在我活着的时候不会撤军。”杜勒斯此行碰了一鼻子灰,他劝说蒋介石撤军的目的是企图托管台湾,进一步制造“两个中国”。这是一个阴谋,幸未得逞。
10月25日,毛主席再次撰写《再告台湾同胞书》,指出“中国人的事情只能是我们中国人解决。一时难以解决,可以从长计议”,宣布“逢双日”不打炮,让金门等岛屿“得到充分供应”,“以利你们长期固守”,“一致对外”。
文告的发表,将台湾当局寄人篱下、仰人鼻息的处境大白于天下。也宣告了中国人自己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从此,金门炮击战进入打打停停,停停打打的新阶段,成为中外军事史、政治史上的奇观。美国“划峡而治”的分裂图谋被最终挫败。
石一宸将军说:金门炮战已经过去40多年了,我现在回想起来,就像吃福建的橄榄果一样,值得回味。的确,当年炮击金门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比如:为什么选在8月炮击金门?后来为什么“打而不登”?开始是严密封锁,后来为什么又“封而不死”?炮战后期,为什么打炮前先告诉对方?后来又出了“单日打双日不打”的新鲜事,还有我们实行的“绞索政策”等,当时就有很多人“不懂”。现在恐怕还有人既理解不了,也接受不了。如此明确地把自己的战略意图和日期告知对方,这在中外战争史上大概史无前例。我把这段历史讲出来,希望能引起人们去思索。我更希望的是,两岸能尽早实现统一,台海永远和平,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1)
童小鹏真正参加对台工作是在中央成立了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后,他作为其中的成员之一做了一些具体工作。当然,这以前童小鹏也一直关心台湾问题。
童小鹏,福建长汀人。1930年,他16岁时投身革命。参加过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一直随周恩来在西安、南京、武汉、桂林、重庆等地八路军办事处负责秘书、机要工作。曾任中共中央南方局秘书处长、秘书长,中共代表团副秘书长。1947年3月,他回延安后,先后任中央城工部、中央统战部副秘书长、秘书长。1958年至1966年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兼总理办公室主任。“文化大革命”初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文化大革命”中被下放干校。1973年回中央统战部,1977年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1982年退居二线,任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副主任。
童小鹏对我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