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1/4 页)
死后,卫庄公一个叫晋的儿子突然冒了出来,继承了王位,史称卫宣公。在这样一个乱七八糟的家庭,卫宣公受到什么样的熏陶是可想而知的。两个哥哥完与州吁整天为保权、夺权忙活,没他什么事,百无聊赖之时,与爸爸的小老婆夷姜勾搭上了,而且还怀上了孩子。
公元前718年,卫宣公意外当上了国君。有人认为卫宣公是在他老爹活着的时候就同夷姜长期通奸生子,公然给老爸戴绿帽子,理由是卫宣公即位时,他们的儿子已经十五六岁了。这其实是误解。卫宣公并不是直接从他爹卫庄公屁股下接过王位的,而是从他同父异母的哥哥手里接的班,而他哥哥州吁已经当了十六年的国君。所以,卫宣公有可能在他爹活着的时候就跟夷姜偷情,但时间不会很长他爹就死了,否则他爹不会发现不了。至于孩子,应该是他爹死后才出生的,否则这卫宣公的胆子也就太大了。
哥哥从老爸那接收了君位,弟弟从老爸那接收了女人。卫宣公倒是“始乱终不弃”,自己一旦掌了权,就把当时已经三十多岁的夷姜正式收入自己的女人编队,并把他们偷情的结晶、已经十五六岁的立为太子。在这点上,卫宣公还是挺男人的。卫国百姓就写了一首讽刺诗,收在《诗经》的《庸阝(音“拥”,二声,地名)风》里面:“鹊之疆疆(音“强”,群飞的样子),鹑(音“纯”,即鹌鹑)之奔奔。人之无良,我以为君。”意思是说,他们的君王不知廉耻,禽兽不如。春秋战国时期,子辈收编父辈的妃妾并与之通奸的行为,被叫做“”。
此后不久,卫宣公开始张罗给太子找媳妇。这个荷尔蒙分泌强烈的君主肯定想到了自己嫡母庄姜的美艳,所以又向齐国求婚。当时的齐国国君齐僖公有两个女儿:宣姜与文姜(这都是后人的称呼),文姜嫁给了鲁桓公,齐僖公同意把宣姜嫁给卫国太子。
卫宣公听求婚使者回来说宣姜是个美女,心眼有些活动。他让人在淇河边建起一座豪华的新台,娶亲那天,他把儿子支走,自己跑了去。一见宣姜,卫宣公觉得比自己当年偷情来的、而今已成黄脸婆的夷姜强多了。本来是娶儿媳妇,结果却没儿子什么事。
宣姜的态度如何不得而知。不过《诗经·邶风》里有首《新台》诗,似乎在表达宣姜的哀怨:“新台有氵此(音“此”,鲜明的样子),河水氵弥氵弥。燕婉之求,蘧(音“渠除”,有残疾不能看的人)不鲜。……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意思是说,本想找个如意郎君,谁知却嫁给了一个癞蛤蟆。
怎么都是齐国女(2)
当然这都是卫国百姓的抱怨。其实,至少在民间传说中,宣姜和她妹妹文姜都是淫荡一族的代表人物,而且齐国当时算是得风气之先的开放地区,对这种事情可能也不太在意。
卫宣公得到绝色佳人宣姜后,立即把年老色衰的老情人夷姜忘到脑后。不久,夷姜就抑郁而死,而太子的处境也更加不妙。
宣姜与卫宣公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寿、一个叫朔,宣姜喜欢小儿子朔,希望他能继承王位。这对混账母子坏得像对联一样的工整,整天在卫宣公面前说太子的坏话,讲太子抱怨父亲夺了自己的妻子,直指卫宣王的痛处。卫宣公本来就心虚,听了这些挑唆,更是必欲除掉而后快了。于是他暗中招来刺客,准备杀掉太子。
朔出主意让卫宣公安排太子出使齐国,让刺客半道下手。为了让刺客识别,卫宣公还特地给太子一个牛尾装饰的白色旗帜,让他打着。
尽管都是宣姜所生,朔的哥哥寿却与这个混账弟弟完全不同,十分厚道。他获知父母和弟弟共同策划的这个阴谋后,立即赶去报信,拦下了正在途中的同父异母哥哥,劝不要再去齐国,赶快找个地方避难。但是,宁死也不愿意违背父命,执著要上路。寿决定替兄长赴死,他借饯行的机会把灌醉,自己拿了白旗赶奔齐国,路上被刺客所杀。从沉醉中醒来,发现白旗不见了,顿时醒悟过来,马上追赶。但一切都晚了,寿已经死了。悲愤的向刺客高呼:“你们应该杀我才对!”最后在与刺客的厮杀中被杀。
宣公和宣姜一石二鸟,既除掉太子,又干掉了寿,这样,小儿子朔自然被立为太子。卫宣公死后,朔即位,就是历史上的卫惠公。但是,卫宣公的另两个儿子泄与职不干了,起来造反,将卫惠公赶下了台,另立的弟弟黔牟为国君,卫惠公只好逃到了齐国,投奔舅舅。
留在卫国的王后宣姜的日子似乎也不好过。后来她与夷姜一样,“”给了卫宣公的一个叫硕的儿子——她本来是硕的长辈。宣姜这时的年纪,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