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页)
其实不只是奥康,对于这种亲情与公司目标相冲突的问题,很多一流企业家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台湾塑胶集团董事长王永庆说:
“起用刚由学校毕业的少爷当经理或总经理,父子天性之爱,这是一回事;企业的经营是追求工作合理化,追求高效率,每一点每个角落都要有适当的人选,即是适人适所。提拔儿子,抹煞人才,公司前途完蛋,最后宝贝儿子也被耽误了。”
香港中信集团总经理荣智健则说:
“假如我不是荣毅仁的儿子,我今天不可能做香港中信的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但假如我仅仅是荣毅仁的儿子,而自己没有能力来经营,香港中信也不会发展成为今天这样的规模。”
香港金利来(远东)有限公司曾宪梓说:
“为后代留下本事,让他们能有一番作为。我认为钱在没有饭吃的时候很重要,一旦丰衣足食后,钱多了,只为后代带来财产纠纷。如果孩子们比我更有本事,他就不需要我的财产;如果孩子不如我,那你给他再多的钱也让他花光了。”
……
如今,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意识到了家族式管理带来的一些弊病,并逐渐有意识地将公司目标摆在了比亲情更高的位置上。
浙江著名的民营企业金义集团,总裁陈金义曾经有30多个直系亲属,这些人半数以上担任了包括副总裁在内的中层以上领导职务。
多年的实践使陈金义感到家族化管理弊端太多,终于,他决心向家族制开刀:
他的亲属或辞退、或退休、或离职学习,其中,大哥退职,二哥退休,三哥连降三级,妻子退居二线,尤为彻底的是,他自己也辞去总经理之职,只任董事长,而聘请一位年轻的外来族担任总经理。
这种模式和福特模式有相同之处 ,即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的委托代理制,但也有其不同之处,即把不具备领导管理能力的亲属全部撤换下来,这一点更具有中国人“大义灭亲”的特色。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要经营好一个家族企业,应该注重以下3点:
(1)强化企业目标优先原则。凡是与企业目标有冲突的人事,无论亲疏远近,一律服从企业目标。
(2)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
(3)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制度。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家族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一路健康、稳步地发展。
可以给他钱,但不可以给他岗位(1)
本书作者之一吴甘霖,在他的《要学就学德鲁克》一书里,曾提到了世界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的一个观点:
“对一个懒惰的侄子,给他钱但不要他工作,这比让他在企业里占个位置要便宜得多。”
对这句话,王振滔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
“宁愿损失金钱,也不要损失时间。因为时间比金钱更重要。”
他曾经有一个亲戚,在公司担任一个部门经理。这位亲戚很年轻,可谓一表人才。
但他是一个技术型的人才,让他去做技术上的活,他可以做得很好。可让他当管理者,却全不是那么回事。他做了很久,也很努力,但这个部门一点也不见有起色,反而有下滑的趋势。
怎么办呢?
于是他找到这个亲戚,语重心长地跟他谈了一次话:
“我知道你很努力,但这个位置确实不适合你。你看这样好不好,为了公司的发展,你把位子让出来,我还给你部门经理的待遇,股份该是你的还是你的,分红、奖金也跟以前一样,一分钱不少。”
那位亲戚想了想,觉得自己的能力确实不行,既然物质方面没有什么损失,他也就点头同意了。
有了这次的成功经验,王振滔就对那些在一些重要岗位上、但能力却达不到岗位要求的亲戚都采取了同样的方法,也就是“留薪不留岗”,拿了高薪水,却不要管那份事情。
就这样,亲戚们管的事情越来越少,但企业的效益却越变越大。
其实在这件事的处理上,是非常人性化的。破除家族企业不能一刀切,说不用就不用了,这多少有点过河拆桥的意思。
毕竟在企业的发展初期,亲戚们为公司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只不过到了后来,公司发展了,个人却没有发展。
那么一味地把亲戚排除在公司之外,显然是不合情理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司就采取了给钱不给权的形式。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控股权和经营权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