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页)
列协议。当晚,周恩来与蒋介石进行了简短的会面。蒋表示同意停止“剿共”、联共抗日等条件,并表示在他回南京后周恩来可以去南京谈。
至此,西安事变告一段落,随后而来的是全民抗战。
西安事变,由毛泽东、张闻天等定下基本解决方针,周恩来亲赴西安,勇敢而沉着地挑起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重担。毛泽东和周恩来一个运筹帷幄之中,一个决胜千里之外,充分体现了两位领袖在重大事变面前及转折关头的政治智慧及其完美的合作。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朱德挥戈抗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开始进行全民抗战。
8月份,陕北洛川冯家村进入盛夏,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经过热烈讨论,确定了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持久抗战的方针,并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军委主席,朱德、周恩来为副主席。
当月,周恩来、朱德、博古出席南京国防会议。国共双方达成协议:陕北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按战斗序列分,又称第十八集团军。朱德出任八路军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随后,朱德被任命为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司令长官为阎锡山)。他豪情满怀地写下抗战誓词:“我辈皆黄帝子孙,华族胄裔,生当其时,身负干戈,不能驱逐日寇出中国,何以为人?我们誓率全体红军,联合友军,即日开赴前线,与日寇决一死战,复我河山,保我民族,保全国家,是我天职。”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对持久战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刻的论述,指出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中国的抗战是持久的,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
《论持久战》发表后,周恩来随即将其向白崇禧作了介绍,白崇禧深为赞赏,并将其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23 11月,朱德《论抗日游击战争》一书出版,其中有关战术原则的论述与毛泽东有关战略原则的论述相辅相成,成为八路军进行抗战的基本战术指导思想。朱德及其指挥的八路军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忠实执行者。
在抗日战争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朱德总司令率领八路军一一五、一二○、一二九师奔赴抗日前线,开辟华北抗日根据地。到1938年春,先后建立了晋察冀、晋西北、晋西南、晋冀豫4个战略支点。此后,八路军又以4大支点为依托,向北面的大青山地区以及东面的冀豫平原、山东和冀热察地区发展。
1940年8月,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实行“扫荡”和“囚笼”政策。对此,朱德、彭德怀审时度势,决定对日军发动一次主动进攻战役。八路军105个团约20万人,随即在华北平原展开以破袭敌交通线为重要目标的大规模进攻战役,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的重大胜利,粉碎了日伪军对解放区的“扫荡”,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然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迅速壮大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的警惕和不满。1940年二三月间,蒋介石指令国民党第九十七军朱怀冰部进攻八路军,朱德组织一二九师和晋察冀、冀中的部队于3月一举消灭了国民党3个师。随后,朱德赴洛阳同国民党谈判,迫使国民党军队不得不与中共暂时维持统一战线关系,有力地粉碎了国民党的第一次###高潮。1941年初,国民党顽固派再次制造磨擦,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1月17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发表命令和谈话,反侮新四军为“叛军”,发布取消新四军的命令,并把叶挺交付军事法庭审判。毛泽东拍案而起,决定以强硬态度实行全国的政治反攻,并要求以不怕两党决裂的勇气打退国民党的进攻。
1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选举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中央军委主席团,主持军委实际工作。会上决定重组新四军军部,并决定驻国民党统治区的八路军各办事处实行撤退。 随后,周恩来、叶剑英抓紧做苏联、英国和美国的外交工作。蒋介石感受到了来自国际的压力。周恩来灵活地运用了日、英美、蒋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中国共产党在皖南事变上的政治反攻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充分展示了他善于审时度势展开外交的才能。
在国内外强大的压力下,蒋介石在这一年第二届国民参政会上不得不宣称:“以后亦决无‘剿共’的军事”。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隆重召开,此次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思想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