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页)
摇头,没再说下去,改口道:“再见!”说着,转身上了轿车,关上车门,发动引擎,驾车而去。
安德烈上校的预测后来竟意外地得到了证实,后来,当克格勒决定把傅索安从克格勃对外谍报局调往新设立的“契他伊斯卡雅特务学校”去担任教官时,来找她谈话的就是安德烈。
傅索安站在那里,用目光尾随着安德烈上校的轿车,直到完全消失了,这才转过身来,向特维尔谍报学校的大门走去。校门内的警卫室里,走出一个克格勃少尉军官,他用泛着笑波的淡蓝色眼睛望着博索安。傅索安连忙朝他鞠躬,用俄语说:“我是傅索安,安德烈上校命令我来向首长报到。”
少尉说:“好的,请你跟我走。”
对方眼睛里的笑意对于傅索安来说,起到了镇静作用,她那跳得过于快的心渐渐慢了下来,跟着少尉来到了距校门十几米距离的一幢建筑物——特维尔谍报学校接待室。一名也佩着少尉衔章的克格勃军官已经等在那里,他没有用眼光来表示笑意,但说话语调比较和蔼,还透着客气:“哦,你来了!说明一下,这里是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特维尔谍报学校,现在,我代表学校对你履行入学手续,这是对每一个新学员都必须履行的。请坐!”
傅索安说了声“谢谢”,在沙发上坐了下来。
按照克格勃对苏联本国的特务学员的入学规定,特务学校的入学手续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新学员进行“口试”。口试内容是从出生年月日问起,一直问到个人生理、身体上的隐密直至男女私生活。新学员必须毫无隐瞒地回答所有问题,如果有丝毫隐瞒或者说谎,担任考官的接待军官会立刻知晓,因为他手里掌握有各级组织严格审核过的档案材料。只要受试者的回答中,有一个问题的内容与档案记载不符,或者稍有出入,此人就立刻被认为是“不可信赖”的,他的特工道路就此拦断。
第二部分是“入学试”。只有能够通过第一部分口试的新学员,才获得资格参加“入学试”。入学试是一次正常的总常识测验,目的是弄清每一个学员在这之前的受教育水准、知识水平和精神上的警惕性。一般说来,几乎全部学员都能通过这种考试,因为他们都是经各级组织通过层层筛选挑出来的优秀分子。
通过入学试后,这个学员便算被批准正式入学了。这时履行入学手续的第三部分:填写一份学员表格。这份表格将被收进克格勃档案资料部的档案库,作为克格勃的机密而水久保存。
但傅索安在履行这些手续时其内容被打了折扣,口试部分由于克格勃对她的调查毕竟有限,所以只稍稍问了问。入学试原本是要照章办事的,但一则傅索安的俄语水平有限,难以完整地表述,二则她在中国所受的知识教育和苏联有所差异,考官也弄不大清,就马马虎虎问了几句走过场算了。学员表格,傅索安在安德烈上校手里已经填过,这里也就不重复了。
这样,傅索安就算正式人学了。不过,在送她去寝室之前,接待军官又把她带往校长室,签署了一份保证书。保证书是用俄文印的,傅索安不认识,一个穿军官眼的女秘书模样的苏联女人给她读了一遍。傅索安凭自己的理解听下来,其内容大意是:保证在特维尔谍报学校里遵守纪律,不论什么时候,都不同别人通信。不以任何方式、方法、形态,将学校的情况告知或泄露于外人。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专心致志搞好学习,不让任何事情使自己的努力和精神分散,要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里成为专家。
女秘书读完,问道:“听清楚了吗?”
傅索安点头:“听清楚了。”
“在这里签上你的姓名。”
签名之后,又按上了左右两个大拇指的指樱。
之后,接待军官唤来一名卫兵,把傅索安送往学员寝室。学员寝室设在一幢大楼里,一、二、三层住男学员,四层、五层住女学员。
不论男女学员,都是两个人一间,室内有床、小柜、写字台、椅子和一张双人沙发,还有一台彩色电视机,但那是由校方统一控制频道的。
和傅索安同一寝室的是个越南南方姑娘,叫阮春芳,二十一岁,她已经入学一年,俄语说得很好,还能借助字典阅读俄文书籍和报纸。阮春芳是怎么来到苏联并且进这所学校学习的,直到她离开特维尔谍报学校也没对傅索安说起过。同样,傅索安也没向她透露过自己的来龙去脉。
特维尔谍报学校是克格勃总部所办的一所短期间谍学校,主要招募苏联本国学员,也吸收外国加入苏联籍的学员,通常所占的比例不超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