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封闭的环境下,经过长期的生活接触产生了情感化思维。血缘、亲缘、地缘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十分重要,而法理性、规范性、差别性则相对较弱。'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国人的情感化思维具体表现为注重“礼尚往来”,注重同乡、同事、同学、邻里故旧,饮食文化、酒文化发达,看重各种暗示的心理作用,等等。
在这样一个情感化思维发达的社会里,人情和面子极为重要,用人过程中也常表现为任人唯亲。在管理过程中,缺乏数字管理、精确管理,情感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尤其重要。
执经达权
“经”指基本的管理规则,“权”指随机应变的管理技巧。中国人首先强调“执经达权”,要求管理者一方面要把握永恒不变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又要因应瞬息万变的内外环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彼一时,此一时也”,强调以时间地点为转移;“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强调一切以条件为转移;“嫂溺,援之以手,权也”、“舜不告而娶”则强调特殊情况下的特事特办。'23'
其次要求“通权达变”,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来调整已有的手段和方式,“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中国人的经权观与西方权变观有所不同。西方权变观点试图了解“各子系统内部和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组织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得出各种相互关系的模式或者各种可变因素的结构”,强调组织的可变因素,并试图了解在变化的条件下和特殊的情境中如何进行经营管理,它体现的是西方传统的理性主义和科学精神。'24'
1。2人生观(3)
尽管儒家理论上强调“权”要从属和服从于“经”,但由于儒家强调的“经”并不是“制度”、“法”的理性形式,而是“礼”的原则,是情感性极重的“经”。这使得“执经达权”流变为“礼”高于“法”、“人情”胜过“制度”,形成“人治”的传统,形式化、制度化管理体系框架始终未能真正建立起来。
以义取利
“义”通常指社会伦理道德,“利”指人们的经济利益。人们对“义”和“利”的追求都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关于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学派持不同的观点。
儒学的义利观是义为利先,儒家并不反对“利”,主要的是考虑所得之利是否合乎“义”,即所谓的“以义取利”。墨学则坚持义利的统一关系,把“兼相爱,交相利”视为最高的道德准则。荀子则强调义利并重,既强调物质利益是人们生存的基础,同时强调伦理道德制约物质利益的重要性。
在天人合一、和谐观的影响下,人主要通过对自己道德品质的修养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过分追求利是不利于个人修养的提高的。儒家强调的“重义轻利”的观点也就备受统治阶级的推崇。在儒家那里,作为统治者、管理者,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统治者必须克制个人的私欲,少讲利而多讲义。第二,统治者对人民不能横征暴敛,不能竭泽而渔。第三,统治者不能与民争利。儒家认为,统治者的职责在于管理天下,而不在于从事生产劳动。第四,统治者要以义(国家大利)为利,而不要以利(个人私利)为利。第五,统治者要利民。对于百姓的求利行为,不但不应该制止,反而应当予以鼓励,并且还要提供必要的条件以促其实现这种义利。
实用理性
与西方的纯粹理性不同,中国的理性是建立在现世观照基础上的实用理性。“实用理性”关注于现实社会生活,不作纯粹抽象的思辨,事事强调“实用”、“实际”和“实行”,满足于解决问题的经验论的思维水平。例如,中国人对鬼神的态度是“敬鬼神而远之,可谓智也。”这种对鬼神不肯定、不否定,甚至不去询问、怀疑和思考的态度,是中国的典型智慧。因为任何寻求、怀疑和思考,都需要运用理性思辨,而用思辨理性是很难证实或证伪上帝鬼神的存在的,既然如此,又何必盲目信从上帝鬼神或依据科学而力加排斥?
天人合一观认为,万事万物内在的规则是至高无上的,人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行事。对立统一循环变化观则强调事物发展运行是有规律的,人对现状的改变是困难的。这些都促进了人们关注人生、关注现实的思维方式,而农业生产注重经验、注重实际、注重应用的特性则是实用理性的现实基础。
“实用理性”是与中国社会的四大实用文化——兵、农、医、艺密切相连的,由于天文、历数等涉及抽象的理性思考,远离民众的日常生活,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