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部分(第2/4 页)
地上,浑身颤抖的冲着唐豆匍匐道:“大哥,小弟刚才失言了,还请大哥千万恕罪。”
嚓,真没劲,跟你开个玩笑吓成这样,还未来的明太祖,毛线。
唐豆感到没趣,伸手摸上了传送戒指,望着战战兢兢的朱元璋说道:“不跟你扯淡了,这些粮食你自己看着妥善安置,哥要回去洗个澡好好睡一觉。”
说罢,唐豆噔的一下从粮食堆上消失了。
朱元璋抬起头来,见唐豆已经再次消失了,心虚的抬手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拍了拍胸口喘了几口大气。
这神仙大哥看上去跟自己的大哥一样亲切,可是变起脸来却也是令人心惊胆战,竟然把那么多人都收进了他的法宝里面,自己若是不小心触怒了他,岂不是也要被他收进法宝,终生也不得出来?
看来以后对神仙哥哥还是小心伺候的好,别万一他哪天翻脸六亲不认那就坏了。
朱元璋正在胡思乱想,这是庙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朱重八、朱重八,快点出来,你爸妈和大哥得瘟疫死了……”
“啊?”朱元璋扑棱一下从粮食堆上翻了下来,跌跌撞撞的向庙门扑去。(未完待续。)
第337章 赵煦驾崩
唐豆没当过搬运,也不知道原来自己的体力这么渣。
唐豆穿越回来躺在浴盆里,连手指头都懒得再动一下。
搬空曹操藏宝楼的时候唐豆同样疯狂,那是为了利。
这一次唐豆的热情丝毫不亚于那一次,却是为了情。
将近二百袋粮食,总能帮助钟离的那些汉民们捱上一段时间的了。
可是唐豆自己的心里却依旧不是滋味,他拥有穿越戒指这个逆天的超能力,可是他又能帮的了多少汉人?
跟整个元代猪狗一般生存的汉民比起来,濠州不过是蒙古人治下的一个州,而钟离不过是濠州治下的一个小镇,而能够接受到唐豆帮助的人又能有几个?
造反,除了造反别无他途。
唐豆知道朱元璋是一个好皇帝,出身草根,了解民间疾苦。
朱元璋在位期间,轻赋税,鼓励农民归耕土地,提供耕牛农具奖励垦荒,并免除垦荒农民三年赋税,大搞屯田建设,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他还迁徙富民,打压豪强,下令解放奴婢,严惩贪官等等。
经过朱元璋不懈的努力,明朝初期的社会生产这才逐渐从蒙元的掠夺性占领中恢复过来,在历史上,史学家们对于朱元璋执政这一段时期称之为洪武之治,也被称为洪武盛世。
在朱元璋时代,国家黄册用来征收田赋的土地高达八百万顷之多,比清朝康乾盛世的六百万顷要高得多,使得整个明洪武时期百姓充实,府库衍溢。
史学家们对于洪武之治的评价是非常高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唐豆才会如此不惜血本的想要帮助朱元璋把大明朝建立起来。
不过唐豆选择的这个穿越时间正是朱元璋最为穷困潦倒的时候,而朱元璋又比他小了好几岁,他再有这么一个伪神仙的身份,令他对朱元璋这位值得尊敬的开国皇帝实在是尊敬不起来,打打闹闹间竟然感觉如同带了个小弟一般。
普天之下,恐怕也只有唐豆童鞋把朱元璋当成小弟了。这事儿足够唐豆童鞋在睡梦中把自己得瑟醒好几回的了。
唐豆从浴缸里爬出来,四仰八叉的躺在大床上美美的睡了一大觉,醒来时依旧是浑身酸疼,不过精神却已经振奋了起来。
唐豆分别给杨灯猛子罗祥他们几个人打了电话过去,调整好时间轴,噔的一下穿越到了苏东坡那里。
三天的时间,宋哲宗赵煦已经是奄奄一息,经过参知政事苏东坡苏大人的‘不懈努力’,两宫皇太后已经指定赵煦万一有不测的话。由端王赵佶继承大宋大统,成为大宋的下一位皇帝。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满朝文武无不跌落了一地的眼珠子。
这几天赵煦身体欠和的消息已经不再是一个秘密,那些有望继承大统的亲王们早就已经开始活跃了起来,拉帮结派,四处搞串联,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大宋的江山竟然会传承到丝毫不引人注目的端王赵佶手上。
在这个敏感时期。苏东坡自然不会在府中坐等消息,端王赵佶为了避免其他亲王猜忌。也不会到苏东坡府中来,他们二人都在宫中忙碌,已经有两天没有回府了。
唐豆怡然自得的坐在苏东坡的书房里,享受着苏东坡的小茜夫人精心为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