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第4/4 页)
了晋文公感谢这些功臣的时候了。
晋文公特地送白璧无双给狐偃,来报答当日投白璧入河的事迹。
而冤屈而死的狐突,晋文公在晋阳马鞍山为狐突立庙,后人称其为狐突山。
已经很全面了,可是晋文公还是害怕还有什么事情忘记了。
晋文公命令传召全国,如果还有遗忘功劳没册封的大臣,可以自己来说。
你别说,还真有人前来质问晋文公。
此人正是壶叔。
壶叔老大委屈,从蒲地出奔就跟随晋文公,四方奔走,脚都走裂了,而且每天起早贪黑,不得安寝。现在主公分封从亡之臣,为何没有自己?难道自己做错了事情?
晋文公倒没有生气,他仔细为狐突解释道,“寡人分封的确分了等级,凡是用仁义道理开导我的人,受上赏;为我出谋划策,让我在诸侯之间不受辱的人,受中赏,身体力行保护我的人也受中赏。所以这次封赏的原则是,上赏赏德,次赏赏才,最后赏力。奔走劳苦,匹夫之劳,又在其次。等到三赏过后,就轮到你了。”
原来晋文公这实行的是绩效工资,谁的功劳大,要看付出的劳动效果如何。
壶叔非常惭愧的告退了。
可是还有人心里不服气。
魏犨和颠颉,都觉得自己勇猛过人,而赵衰和狐偃不过是一介文臣,凭什么就在武将上面?他们杀敌了吗?他们流血了吗?
魏犨和颠颉经常为此口出怨言,但是晋文公念及以往功劳,毫不在意。
第三十三章 狷介者介子推
晋文公真正得到晋国人民群众拥护,大封有功之臣。
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不平有人忧。
可是也有这样一句话,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功名利禄,于我如浮云,那分封何人,官升几级,便不能令我心忧。
晋文公身边还真有这样的人,他便是当日割股奉主的介子推。介子推为人狷介,也就是为人洁身自好,不与人同流合污。当日介子推能舍身奉主,可见对晋文公一片忠心。但是在黄河边上,狐偃因为晋文公丢掉了旧东西而故意要辞职,引得晋文公发誓不背负功臣,深为介子推不齿。
在介子推心里,忠于晋文公就是愿意和他奔波出行,面对危险,这不需要任何利益引诱。假如是为了什么,比如升官发财,荣华富贵,那就太庸俗了。而且风险太大,谁能担保晋文公一定成功?晋文公的亲爹和亲弟弟都满世界追杀他,要是为了荣华富贵,那不如趁早找别人。
可以看出,介子推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纯粹的感情支配他的行动。
低级趣味根本不能奈何介子推。
所谓狷介,出淤泥而不染,绝不与卑浊同流合污。
所以当所有的大臣为了分封打得头破血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