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第2/4 页)
可是头须听说晋文公让自己走,却问道,“主公是不是正在沐浴呢?”
守门人大吃一惊,说你怎么连这事儿都知道?你要逆天啊你要?
头须说道,“只有沐浴的时候人身体弯曲,说的都不是心里话,所以主公才不见我呢!可是主公连勃鞮、郤芮这样的人都能赦免,为什么不能赦免我呢?我可是有治国良策。你赶快为我通报。”
第三十二章 头须的智慧
席卷公款逃跑的头须居然说晋文公不见自己的原因是洗头令身体弯曲的缘故,而且说自己有治国良策,这可让所有人瞠目结舌。
当然头须有夸大其词的地方,但是一个小吏能够口出狂言,那肯定也是有些想法。
尤其是治国良策,这词简直让晋文公热血沸腾。
晋文公一想也是,连勃鞮都能原谅,何况头须?就见他一见又何妨?
晋文公召见头须,头须理直气壮,好像当年盗取公款令晋文公狼狈不堪的是别人,直接问道,“主公对郤芮和吕怡甥的党羽有何见解?”
可不是正在因为这个头痛不已。
晋文公只觉得好像一根金针正好扎在自己心脏上,晋文公牙疼一样的蹦出俩字:很多。
是很多,一个敌对阵营,人数众多,居心叵测,而且根本不知道有谁,在哪儿,何时发难,如何发作,这实在令人恐惧。
头须说道,“这些人虽然知道您宽恕的命令,但是还是心存疑虑。现在只有您的安抚才能令他们心安。”
心安?
晋文公都要哭出来了,我怎么样才能让他们心安?这命令也发布了,还不依不饶的,我能怎么办?
头须继续不动声色的说道,“臣当年一念之差席卷主公盘缠,让主公饱尝颠沛流离之苦。所有的人都知道,主公非常憎恶臣。如果主公能够宽恕臣,并且还用臣为御,那晋国臣民就知道主公是真心宽恕所有有罪之人了。自然心安。”
晋文公眼前一亮,这头须你别说,还真有两把刷子。
当然头须主要是为了自己着想,可是宽恕头须,的确能让所有人明白晋文公的胸怀大度,和既往不咎的决心。
晋文公托言巡城,果然用头须为御。
这场巡城还真是让晋国百姓大开眼界,主公用原来偷他钱财的人为亲信?
他傻啦?
不是,当年头须可给他害惨了。
都差点混到丐帮去了!
那看来主公真不是一般人,真有容人雅量!
头须这样折磨过主公的人还能成为亲信,何况别人呢?
那看来大家都安全了!
晋文公此后依然用头须掌管库藏,晋国谣言自此平息。
这件事情有头须建议的功劳,但是也有晋文公的容人雅量,和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大度。
话说这头须也不是一无是处。
晋文公还是公子的时候,曾经娶过两个妻子,开始的妻子徐嬴已经去世了,第二个妻子偪姞生有二子驩,女儿伯姬,但是也早逝了。不过公子重耳出奔的年月里,他这两个孩子都是头须收养的,每年都会送给寄养孩子的人家遂氏钱粮。
偶然间头须说起这两个孩子,晋文公吓了一跳,这俩孩子还活着呢?没在乱兵之中被害啊?
头须说道,“公子和小姐都非常健康。主公在外奔波多年,孩子也肯定会有。我实在不知道这两个孩子命运如何,所以拖延到现在才来跟您说这件事情,请您千万不要责怪。”
晋文公凭空得了两个孩子,还能责怪头须吗?
虽然当日头须盗窃害的晋文公非常狼狈,但是毕竟头须救了自己的一双儿女,还能责备吗?
头须盗窃,也是一时转念。
但是他没有办法抛弃晋文公的孩子,不止是因为那孩子是自己主公的骨肉,更是因为那是活生生的生命
晋文公马上派头须前往蒲地,重赏遂家,把一双儿女接回晋国,让怀嬴照顾他们。
昔日牙牙学语,今日玉树临风。
晋文公看着自己的孩子不由得感慨,岁月催人老,好在孩子们都很健康
晋文公立驩为太子,将伯姬赐给赵衰为妻子,即赵姬。
翟君听说晋文公即位的好消息也由衷为他高兴,不但恭贺晋文公复国大喜,还将叔隗和季隗送来晋国。
晋文公一见叔隗和季隗忽然想到当年二十五年的约定,不由得心酸之余又有些好笑,晋文公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