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2/4 页)
小厮。
林元浩回来了,却没有回屋,直接去了上房。柳苗直觉有什么事要发生,这心就更乱了。
不一会儿就听到上房赵氏的哭声和林老爷子的嚷嚷。
柳苗再也坐不住,就起身去了上房。
“……到底咋回事啊,老三咋就没了呢?”刚进门就听到这样一句话,柳苗如遭雷击。林元田没了?怎么个没法,是失踪了还是……柳苗有点儿不敢想,就看到林老爷子那边已经呆了。显然是毛病又犯了。
“这可咋整,咋整?”王氏不住的嘟囔着,只是眼珠滴溜溜的转动,也不知道又在算计个啥。
“咋还出了这事儿呢?”林元峰苦着脸,又是习惯性的抱住头。
柳苗就听的糊里糊涂,这会儿才看清林元浩的侧脸,柳苗心中一紧。成亲这么久,还第一次看到林元浩脸色难看成这样。
“俺的命苦啊,咋这摊上这样的事儿啊,俺的老儿子啊,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让俺咋活啊……”赵氏一边拍打着炕沿一边哭诉,柳苗松了口气,看来人还应该没事儿。
“娘你别着急,俺这就去找老三。”
去找?林元田去哪了?
柳苗满脑门子问号,偏没有一个人能解答。
“你去能干啥?那要是骗人的,说不定是啥人把老三拐走了……老三那识文断字的都被拐了,你能咋地?”赵氏一边哭一边数落,倒像是林元浩一无是处是的。
“到底出了什么事?三弟怎么了?”柳苗听得云里雾里,又见赵氏不断骂林元浩,就忍不住插了一句。
“刚去问了冯少爷,说老三半个月前被人骗走,说是要投军,跟学馆两个同窗一起去投军了……可冯少爷回家刚刚问了冯举人,说是最近军营根本没有招兵……”
078恨别离
林元浩把情况简单的说了,柳苗就听明白了。
感情是几个热血青年被人骗了要去投军,保家卫国,结果事先约定好了,等到了军营就捎信回来的三人一直没有消息,冯少爷忍不住来了林家,这才发觉不对劲。问了冯举人才知道林元田他们上当受骗了,这才知道出事了。
要说这事情发生在半个月前,当时林元田他们学馆午休,几个青年就没事儿到镇子上闲逛。
偶遇几个当兵的在贴告示,当时林元田好奇就上前问了几句。
当兵的一看林元田几人穿着长衫做学子打扮,就客气的解释了几句。
原来是前方异族入侵,战事吃紧,军营要招兵。
要说这事儿,在清河镇乃至八虎县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几个人看到有官府的大印,也就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这件事还要从八虎县的地理位置说起,八虎县隶属于大乾王朝辽东府管辖(跟现在的辽宁位置差不多)。
辽东府地理位置特殊,北面有蓝眼睛大鼻子的沙俄人觊觎大乾王朝,西北又有异族突厥作乱,东面又有高句丽时不时的闹腾一场,实乃大乾王朝的重要门户所在,军事位置尤其重要。
而八虎县北面恰恰就是与突厥接壤,要说这地方,三不五时的就会发生一些小的摩擦,大的摩擦两国之间都不敢妄动,可突厥资源贫瘠,时不时的就要闹上两次劫掠,边境冲突不断。
前方有战事,自然就会死人。
所以在辽东府这地方,三不五时的出现一张招兵的告示并不稀罕。
林元田早就不愿意读书,也不知道是动了什么心思,看到招兵的告示就跟几个好友一商量……几个热血青年收拾了东西就去报名,结果一去就没了音信。
林元浩已经从冯举人那边得到消息,八虎县北边根本就没有动乱,这个季节也不是突厥劫掠的时候。
突厥人也不是一年到头整天盯着辽东府这块的,平日里他们也要放牧,也要生活,也只有日子不好过的时候才会集结人马侵犯边境。而他们一般都会在辽东府的百姓秋收之后或者年底的时候劫掠。
这眼瞅着要春耕了,家家户户都没有余量的时候,春季也是突厥草场放牧的好时候,这个季节是不会有战事的。
军营没有招兵,林元田三人却奔着招兵去了,三人又没有按照约定寄了书信或者带口信回来,这事情就透着一股不寻常的味道。
“老三这好模好样的,咋就要去当兵啊。”赵氏哭着喊着,神智已经有点不清不楚的,“林家就指望老三能有个出息啊,咋不好好考个秀才啊,像他大姐夫那也有了奔头啊,咋这么想不开就要去当兵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