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页)
是了不起啊〃。党的领袖被这一群人簇拥着,来到〃电子一条街〃,从南涌到北,又涌回来。他的笑容,他的眼光,他的举手投足,他在四通公司的展品前驻足观看,他在一架电子琴上奏出一首《大路歌》,都为这条大街增添光彩。这最后一个情节后来还被编成中关村的新故事,人人传诵。
◇BOOK。◇欢◇迎访◇问◇
第20节:转变的年代(5)
这是在说电子琴?说《大路歌》?说这条街上的科技人员?还是在说试验区?没人知道。不过,这不重要。在中国,领袖亲临历来都是一种象征,而现在更有双重的含义。在中关村,这表明来自保守主义者的威胁从此寿终正寝。《中国青年报》的记者杜涌涛一定闻出此中味道,所以在他的文章中这样说:〃视察决不是一般的视察,讲话也不是一般的讲话。〃的确不一般。不然,这位总书记和国家主席就不会当场做出决定:把中关村的模式推广到全国去;也不会在回到中南海的第二天便召开政治局会议,批准成立另外22个新技术开发区,把它们设立到全国各地;也不会在三个星期之后再次来到中关村,坐在中央党校的讲坛上,宣布他倾向于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统一全国的行动,进而把过去两年多来保守派营造的〃反和平演变〃的理论来个大逆转。
从这时起,全中国都不再讳言〃市场经济〃的好处和〃计划经济〃的害处,国家计委宣布〃指令性计划指标将减少一半〃,半死不活的私营企业重新活跃起来。记者纷纷跑到中关村来寻找新故事,这是在回应国务委员宋健的呼吁,〃花些力气宣传一下民办科技企业家〃。有个记者说:〃当年陈春先等人点燃的星星之火,已经形成燎原之势。〃还有个记者干脆把那些民间企业家和最杰出的科学家们相提并论,说他们〃一样的高尚〃。说〃高尚〃,有溢美之嫌;说〃燎原之势〃,倒是真的。民办科技企业在经过两年彷徨之后,陡然增长起来,到了1992年夏天,全国已有1?9万家,有40万人在为它工作,这中间有70%集中在北京。而北京的这些民办科技企业中,又有70%集中在中关村。
今天人们沿着中关村大街向北,穿过三环路、四环路,进入信息大道,走马观花一番,可以看到道路逐渐宽阔,楼宇忽然高大,边缘整齐,开阔豪迈,一草一木都是新气象。这片土地在1992年的火热形势中被政府圈起来,开工兴建。当时它只是一个有着800户农家名叫〃上地〃的村庄,被一片农田包围着,一条狭窄的马路弯弯曲曲地伸到这里,像根羊肠似的。而今天,它已成为信息产业基地,被并入中关村版图,成为其中最具感召力的一部分。
单就成长速度来看,这片土地可算是突然崛起的典范,和中关村的核心区域相比较,它的影响大不相同。核心区在漫长岁月里渐渐形成,它所遵循的顺序是,先建大学和研究机构,然后修建居民区,最后才是新公司从里面乱七八糟地生长出来。公司混杂在社区中间。社区淹没公司,而不是公司覆盖社区。在旧城里,由原住居民制定社区规则,形成道德标准和民间习俗。而在〃上地〃这样的新兴之地,创业的历史是由外来人的突然闯入开始的,他们毁灭当地人的村舍和良田,按照自己的意愿重新开始。城市化的进程开始得晚,并不意味着它的步伐也会落后。事实上,在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上建设新城,要比改造一个历经千百年一砖一瓦建设起来的老城,更加容易,也更加便捷。这是整个国家城市扩张进程的通例。从中关村的特有环境来看,这块城市化进程较晚开始的地区,更有其独特之处: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政府行政力量的产物。
自从1988年试验区成立以来,〃上地〃堪称政府意志的第一个作品,也是由杰出和愚蠢共同绘就的伟大篇章。这一计划早在1990年就已悄悄展开。一群地方政府的官员认定,中南海为试验区划定的100平方公里疆界实在太小,因此试图制定一个扩张蓝图。北京市委政策研究室的一位名叫戴卫的处长奉命来到这里,在做了一番详细调查之后,主张将中关村的原有边界向这座城市的三个方向大举推进。他甚至亲手绘制一幅想像中的新版图,附在自己的雄心勃勃的报告后面,呈送上级。令人称奇的是,后来15年中关村的扩张步骤,基本上就是按照他的这幅蓝图推向四面八方,他本人也成为中关村管理委员会的主任。然而在当时的政治情势中,中关村的支持者们焦头烂额,自身难保,所以这一计划在长达12个月里被束之高阁。1991年,一批官员联合起来,试图在上地建造新社区。他们来自国家科委、北京市委和中国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