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部分(第3/4 页)
享天伦之乐。而如果不是他的太过懒散,继续执掌仙女公司,那么王照云也不会担任西星公司总公司的总经理职务,也可以避免这次事故的发生。不管怎么说,如果不是因为他或者他的糟糕的表现,王照云一定不至于走到今天的地步,一切都是因为他,因为他而使王照云英年早逝;为了他,王照云这几年来辛勤奔波,任劳任怨。他忘不了王照云对他的信赖,忘不了王照云对他的支持,忘不了王照云任劳任怨的为他所做的一切。可如今,他却把这个最好的朋友中的一个,带到了另一个世界,一切都是他的错,都是他的错!李梦泽深深的自责。
不仅他,所有的朋友都无心去欢渡这个春节,李玉东和许鹏他们都对朋友的英年早逝深深的悲痛,深深的怀念。陆静不愿意去李家大院,在家陪几位老人,就住在王照云的父母的家里。朋友们担心她的身体,担心她过度伤心,对孩子不利,但是坚强的女人谢绝了大家的关心,表示一定会把孩子顺利生下来,不会让丈夫的最后的骨血受到任何伤害。王静被带到了李家大院,有这么多孩子陪着玩,大家都安心些。这就是李梦泽毕业的第九个春节,第十年年初的日子。
第一百六十六章 出战印度
人们是这么评价仙女和印度的关系的:如果没有仙女,印度还要在经济危机中摸索更长的时间,经济恢复还需要更多的年月;如果没有印度,仙女则不能实现其国际化的大战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仙女和印度的互动关系。
可以这么说,在整个经济危机期间,仙女是唯一一家大规模投资印度的世界级大财团,而他也是世界各大财团中最受印度政府厚待的,仙女为印度的经济复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印度为仙女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优势条件,直到多年后,仙女在印度的投资还受到印度政府的优惠政策支持!这在世界经济史上是不多见的合作范例,仙女是一个成功的商业合作伙伴,而印度则对一个商业公司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信任,双方精诚合作,成就了一个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仙女可以骄傲的说,是他们拯救了印度经济,而印度也可以无愧的说,仙女应该得到她应该得到的,值得印度优待。至于到底是仙女或者是西星,印度人统统把他们当作李氏的来看待。
仙女在印度的第一笔投资,是在经济危机甚为严重的36年9月份做出的,接收了美国休斯公司持有的美信公司的股份,占有了该公司80%的控股股份,这笔资金是一次性支付的,而这也是仙女在国外投资的唯一一次性付款的收购。在其以后的投资以及收购活动中,都是一半一半支付的,虽然每次拖的时间都不长,大多是半年左右,仙女的解释是银行利息沉重,因为公司已经没有足够的储备资金用于收购活动了。从37年初开始,仙女进行了其历史性的赌博活动,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一共贷款1。14万亿元,全部是四年期长期贷款,从德意志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大量贷款,她把仙女的各公司在银行里抵押了个遍,前后从银行进出至少九次。据统计,在39年10月份时,仙女总部一共持有三家银行贷款合同九份,这可是经济危机期间各大公司贷款之最!
在经济危机期间,仙女创下了多个业界之最,首先,她投资资金最多,总投资额超过了三万亿元,几乎和排名前十位的其余九家大财团的总投资额相当!其次,贷款资金量最多,高达一万多亿元的长期贷款,使得她轻而一举的荣登业界榜首。第三,她收购的公司最多,电子、生物科技和新材料三大行业的世界级巨头,几乎全部被她动过手术。第四,冒的风险也最大,她把几乎是把经济情况一团糟的、全球各大公司避之唯恐不及的印度,当作了自己的宝贝儿。第五,人们也一致公认,这次经济危机是仙女的机会,是业界把握机会最好的公司之一,更是收获最大的公司!
仙女刚刚在印度进行了一笔投资,就发生了一件让世界各国都头疼的事件,迫不得已的各国政府纷纷为仙女“埋单”,而仙女也“不负众望”的稳定了世界经济的局势,这种阵仗,也是历次经济危机中非常罕见的现象!当人们正在把仙女投资的目光转向欧洲的时候,她却虚晃一枪,一头扎进了大公司纷纷逃往的印度,由此开始了和印度政府持久的“亲密接吻”。仙女投资欧洲,倒不引人注目,但是她投资印度,却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当时,有一篇评论的题目就是“仙女疯了”,可见人们对仙女投资印度是多么的不理解,就连印度的经济评论家都对她的举动认为是“危险的赌博游戏”!就是在仙女内部,这个投资策略也引起了很大的批评声,但是所有的批评、疑惑或者猜疑都阻挡不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