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第2/4 页)
校里过“清苦”日子。可是,孩子们不一样,大人们的人生经历他们肯定经历不了,至少现在没有一个人敢和他们的爸爸攀比的,李家历代好色的男人不是没有,但是登峰造极的据说就那么一位!所以,大学毕业后,何去何从就是一个重要问题了。
李梦泽本人其实是比较倾向于继续深造的,他当年没有继续求学,固然是不甘于学校的单调生活,更重要的原因是家庭条件不太好,他有比较迫切的经济压力,但是现在就不同了。他已经为孩子们创造了非常优越的条件,而社会上高学历的人又比比皆是,大学毕业生已经是随处可见了,研究生也到处都能见到,仅仙女总部的年轻人,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就占了50%左右,其余的也都是本科毕业,所以家里人一直对孩子们继续深造持肯定的态度!但是,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尤其是每个孩子的理想不同,喜欢的专业不同,到29年头一批毕业的七个孩子(文康学医学要5年时间,本硕连读),就有四个人直接踏上了之路,其余三个人选择了继续深造。老二义康和老七孝康分别进入了仙女旗下的公司,当然是通过正常的招聘途径进入公司的,老三礼康进入了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打工,老八贤康进入一家律师事务所当办事员。这些事情大人们都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对于三个学工科孩子的选择也给予了支持,老大仁康去了欧洲德意志一所大学读研究生,专业是建筑设计,老四智康和老五德康去了美国西海岸深造,专业是材料科学,这些选择都是他们自己提出来的,家人们给予了各种配合,力求让每个人遂得心愿!
对于孩子们的选择,大人们不干预,只要孩子们的理由充分,就创造条件给予配合,只要他们认为值得,而大人们又觉得比较合理,就给他们创造条件。仁康去留学的是柏林的一所大学,为此,李梦泽还向德意志的斯派克家族打了招呼,请他们尽地主之宜,“代为照顾”李家的长子!所以,仁康到达欧洲的时候,就有仙女在欧洲的两个工作人员和斯派克斯派克家族的人在机场迎接,为人生地不熟的“中国客人”充当导游,尤其是斯派克家族,更是给予了充分的关照,邀请仁康住在他们在柏林附近的别墅,直到仁康感到实在不方便搬出去为止。仁康的柏林求学,是李氏家族和斯派克家族交往的真正开始,由于近年来,仙女公司的产业发展迅速,资产迅速膨胀,在全球的影响力大为增强,李氏在欧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斯派克家族因为早先的合作,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另一方面,由于仙女公司投资欧亚电子的巨额资金,以及随之而来的公司迅速扩张,都使得斯派克家族受益匪浅,尤其是德意志电力公司扭亏为盈,财无力状况已经全面好转,斯派克家族对仙女公司非常感激。如今李氏明确的表示合作的意向,他们自然是紧紧抓住了机会,要知道今天的仙女可是比以前更加强大了。虽然早先两个家族的核心人物曾经表示过合作的愿望,但是两家的关系一直以来淡淡如水,直到现在才进一步发展,所以说仁康的柏林求学才是两个家族真正交往的开始。通过仁康,斯派克家族了解到一些李氏的内部情况,向李氏表达了他们合作的诚意,而李氏也通过仁康,不仅向对方传达了合作的诚意,并直接通过自己的眼睛,结识了斯派克家族几乎所有的成员。仁康在欧洲长达五年的求学过程中,安全事宜全部由斯派克家族主动承担,遍历欧洲大陆的建筑和风景区的李家长子,每到一个地方,都有斯派克家族的社会人士暗中保护,甚至由家族成员直接充当导游;几年来,家族的每一个人士都和仁康有过交往,他成为了斯派克家族非常受欢迎的人。当然,这份情谊李氏族也深为感谢,不久之后,斯派克家族就深深感受到了来自李氏的真诚友谊。两个著名家族的合作,从十年前开始,如今迅速发展,并由此揭开了两大家族的合作之路;在后来的历史中,两大家族虽然很少有通婚的纪录,但是关系非常稳固,并历久不衰,成为家族合作史上的少见的现象。
和大哥不同,去美国的老四和老五大多依靠个人的触摸来感觉美国社会,很少通过别人的帮助,这一方面是由于学习专业的不同,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李氏在北美合作伙伴非常少,相反,竞争对手倒是不少。虽然仙女公司在美国也有办事处,更有一些所谓的分公司,但是势力都不强,根本就没有什么影响力;仙女在北美的影响远远比不上她在欧洲的影响,何况是在这个更加崇尚个人奋斗的国家里。好在有兄弟两人在,经常可以见面,又加上学习任务比较重,个人又有不错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也能适应下去,比起那些还要做计时工的留学生要好多了!通过自己的眼睛,李家真实的了解到这个世界上最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