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第3/4 页)
合,他们能够在两个主要市场上对仙女形成优势组合,所以神威公司必须拖住新元素公司。面对形势的变化,曹可城亲自从总部申请了400亿元资金,分别投入南方市场和北方市场,以保持竞争的持续性领先地位,在得到了总公司资金支援之后,焦东峰更加毫无可忌了,三家公司被压制的死死的,从32年初到33年四月份,仙女公司主动停止为止,16个月时间,神威公司从新元素手中有取得了300亿元的市场份额,将他的市场空间压制在500亿元,成为受损最大的南方公司,这使得新元素南方分公司再也缓不过劲来,一直到最后,也发展不起来,成为业界最失败的投资之一。而龙佳公司也好不到哪儿去,仅仅从1400亿元上升到1500亿元,远低于市场的自然增长率;丰成公司照样不好过,也被挤出了100亿元的市场份额。独家成大的神威公司,市场资产份额增长了近千亿元,总资产达到了4440亿元,几乎等于三家公司的总和,占到了南方市场1。7万亿元的26%以上,比三年前提高了0。5个百分点,平均年增长率20%,远远超过了同期市场9%的自然增长速度,更是远远超过了竞争对手的增长速度。
北方市场一直是轰轰烈烈的,该市场是新元素的重中之中,是丰成全力开拓的地区,更是仙女公司耗资最重的地区,在仙女新材公司的1400亿元中,有600亿元被投入了这个市场。北方市场是各大市场中最为火爆的一个,犹如北方人的直爽性格,仙女旗下的两家分公司首先发难,到29年4月份,年增长率达到了30%以上,远高于市场12%的增长率,到新元素公司不得不抽出精力维持其在南方的鸡肋时,仙女的增长势头更加猛烈,达到了罕见的35%,即使是对手们纷纷增加了预算投入,也不能抵抗仙女的冲击势头!在33年初得到总公司200亿元的二期资金后,两家公司尤其是骏达公司,对新鹏公司进行了刻意挤压,使得这家原本处于竞争不利地位的公司,更加举步维艰,痛苦不堪,刚刚从南方逃到北方,依然得不到安生,不能维持其自然的增长率,上海总部后悔莫及,尤其是还要从总部拿出资金来做市场铺垫。为保护南方市场,新元素公司和丰成公司不约而同的削弱了北方市场的资金投放力度,这使得仙女公司把35%的增长率保持到了33年的四月份。相比较而言,新元素公司的实力比丰成更强大一些,虽然没有丰成的增长速度快,但是也达到了14%,由于家大业大,在给了新鹏公司300亿元的分公司之后,还是以5600亿元zhan有24。9%的市场份额;丰成公司三线作战,不得不委屈的以15%的增长率在1840亿元的价位上zhan有8。18%的市场;家小业精的青鸟公司,以不低于13%的年增长率达到了资产1750亿元,拥有了7。78%的市场份额。而“新秀”仙女新材公司则以4740亿元的市场资产紧随在北方老大的后面,市场zhan有率达到了21。07%,首次拥有了超过20%的市场份额,进一步缩小了和主要竞争对手的差距,华元公司已经达到了3000亿元的巨大市场规模,成为北方市场上最大的分公司。各家公司有喜有忧,新元素公司虽然保持住了市场,却眼红对手的狂追猛长,丰成公司小心翼翼的追赶着,深怕踩着地雷,而新鹏则眼看着几位大佬们发财,苦苦保持着公司不关门而已。
在这场大战中,最轻松的应该是凯丰公司了,携仙女的巨大影响力,他们除了占领华中地区的市场之外,向西南地区进行了大举进攻,内地的几千亿元市场,增长率保持在12%左右,但是规模巨大的凯丰公司已经没有对手,到处张牙舞爪,在西南地区进行阵列势扫荡,增长率居然也达到了20%,由于没有大的竞争对手,在第一年,增长率竟然达到了30%,公司管理人员们兴奋不已。除去三大传统市场,这几千亿元的大范围市场中,凯丰公司以1760亿元占到了5600亿元市场的31。3%,几乎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家。
相比较与其他市场,长三角市场的情况更为复杂,几十年来,这里就是中国的经济重心,各类公司云集,仅新材料这类高科技公司,大大小小的公司就多不胜数,国内五大公司都在此布有重兵,而国际公司也不放弃这个远东的重要市场,日本的公司,美国的公司,台湾地区的公司,以及欧洲的同行,使得这里的竞争更为复杂。说心里话,仙女公司在这里并没有把握,随便两家大公司的联合,实力都比他们强,而这些公司已经在各地展开了各种形式的联合,让他们不胜其苦。在家听消息的某人,不由得后悔当初的举动,如果把龙佳公司拖在北方,或许眼下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