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页)
了家中。
黑砖窑,千夫所指,阴森恐怖。而黑工厂,也同样让人愤恨。
我找到了报社领导,报告了思想家说给我的这个选题,每天下午都要召开的编前会议上,大家认为,写黑工厂不如写黑中介,因为南方黑工厂的工人都是黑中介介绍过去的,这里和北方不同,全国各地的人都涌来这里打工,这里的工厂从来不缺工人,而黑工厂不需要从车站等地方去拉人抢人。
很多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很多刚刚来到南方的打工仔,他们都是通过职业中介寻找工作的,如果揭露出黑中介的骗术伎俩,稿件的服务性和社会反响更大。
我欣然接受。
那时候,这座城市的很多职业中介都集中在火车站附近,很多人来到这座城市找工作,刚下火车,第一步都会跨进这些职介所。而职介所给他们提供的第一份工作,将会影响他们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生活和职业,甚至决定他们一生的发展方向。这些职介所是不是真的介绍招工?会不会存在骗局?它们能够介绍到的又是些什么样的工作?
那天我来到了火车站旁边的一条街道上,这里无比嘈杂,汽车引擎声,人们说话声,店铺音乐声,将这里爆炒成了凌晨时分的森林公园。在这里,即使面对面说话,也要用很大的声音才能够听清楚。
街边的店铺中间有一条过道,过道处放着一个黑色的音箱,音箱里反复播放着一家职介所的广告,说他们是经过市工商局和劳动局批准的正规中介机构,有着十多年经验的放心职业中介。音箱旁站着一个女孩子,手持一大把传单,我刚刚走近,她就把一张传单塞进我手中,我一看,上面全是各种职位和薪水,还有很多跨国公司,诸如什么微软、诺基亚等等公司的名称。女孩拉着我的胳膊说,她能够帮助我找到跨国公司的工作。
我跟着女孩走进小巷,然后又走上狭窄逼仄的台阶,左拐右拐,终于上到了楼顶。这间没有任何招牌没有任何标志的房间就是女孩子所说的能够介绍我到跨国公司去上班的职介所。
职介所里找工作的人很多,都是一张张年轻而胆怯的面孔。职介所的墙上贴满了各种用人信息:司机包吃住,2000元;业务员,2000…3000元,包底薪;打字员,包吃住,1500元……这些信息看起来都很诱人。但是,我在墙上没有看到这家职介所的营业执照和收费标准,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没有出示任何证件。后来,暗访黑工窝点结束后,我采访了相关部门,他们说,找工者去职介所,一定要注意职介所是否明示营业执照和收费标准,从业人员是否佩戴上岗证,如果没有,那一定就是黑中介,千万不要去,以免上当。如果职介所是正规的,它们肯定会将这些证件证明明示,以便让找工者放心。因为想弄清楚现在的相关部门对职介所都有些什么规定,以免大学生找工作时上当受骗,我刚才打电话给劳动局。
劳动局负责人说,申办职业中介机构必须要经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审批,合格后方可颁发《职业中介许可证》,然后去相关部门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正规的职业中介机构必须在办公场所内公开悬挂以上的“一照两证”原件,以及由劳动部门制作的收费标牌(收费标准由物价监督局核准制定),另外工作人员须佩戴《职业介绍从业人员资格证》和《上岗证》。所以,如果看到职介所没有这些证明证件,大学生不要进去求职,以免被骗。
找工作的朋友,进了职介所,一定要留意这些。
我也是经过了这次暗访才知道了正规中介与黑中介的区别。黑中介没有办理相关手续,不仅仅是逃避税收和相关的检查,而是,它根本就是以骗钱为目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提供的是虚假的招聘信息,当它骗取到了一定的金额后,就会人间蒸发。换一个地方重操旧业,故伎重演。黑中介与黑工厂黑公司沆瀣一气息息相关,共同来对付找工者,直到榨尽你身上最后一个铜板。当你发现上当了,你找不到它们,你去投诉,而他们根本就没有备案,查无可查。最后你只能后悔莫及,只能埋怨自己。
黑工厂黑公司如果去正规中介招工,就必须出示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而黑工厂黑公司根本就没有这些证件,为了骗钱,为了招工,他们就只能找到黑中介。
这是一个连环套。
还有,相关部门对职介所的收费标准有严格的规定,将收费标准张贴上墙,就是为了找工者参考监督。而黑中介的收费标准则是信口胡说,完全依照它的兴趣,想要你多少就是多少。这些黑中介的业务员都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