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页)
糊糊的样子。又爬了有近一柱香的时间,黑暗彻底循去,转而于身边荡起一层层低迷的雾气,那流水的声音也越发地响亮了,听声音判断,也就在二百米之内。此时大家已经可以猫着腰蹲行了,虽然还不能直立行走,不过至少比爬行要快很多,也轻松很多。
猫着腰又蹲行了有近四五百米,就真正走出了这片密林,眼下是一个开阔的山谷。洪是第一个走出密林的,站在林边看着面前的景色竟一时呆住了。只见山谷内雾气低迷,水色清清,一袭翠绿,涂遍山野,四季春常,花香四溢,林木百转,转曲通幽;真是个此景只应天上有,却为何故落凡间。
二牛、阿福和若妍也都依次从密林中走出,看着眼前的景致,无不为其所深深吸引,竟忘记方才穿行密林间的劳累,立在林边赞叹不已。二牛在后面问道,这就是静寂岭了吧?一句话点醒众人,洪回道,咱们下去看看再说。
走下山谷,众人先在河边洗了洗手,又坐在河边吃了些干粮,稍做休息。刚才穿过那一段密林用了整整半天时间,此时太阳已经偏西。山谷中雾气厚重起来,能见度只有不到百米。阿福提议说,大家现在都太累了,先在这河边宿上一夜,明天一早攒足了精神再把整个山谷查看个遍也不迟。
洪看看已经将大半个身子都隐下山去的太阳,点点头。若妍自然是没什么意见的;二牛一听更是高兴,把炼狱往地上一戳,从背包里翻出油布倒地便睡。
一夜无话。
第二天天明,洪第一个醒了过来。其实昨天一晚洪都没怎么睡,心里盼着天光快点放亮,好让自己揭开这个山谷的神秘面纱。如果这里果真就是静寂岭,就算寻不到有关父母之间的故事,最基本的,还可以拜祭一下自己的父亲。这么多年了,自己还从未对父亲行过拜祭之礼呢。想到这,洪叹了口气。
若妍这时也醒了,却没有像洪一样坐起身,只侧卧在那里,看着师兄的后背,心中说不出来是一种什么滋味。按说师兄出去了大半年平安归来,自己不用每日再受思念之苦,更免除了日日担忧;心中应该高兴才是啊,可如今,怎么就高兴不起来呢?是哪里出了问题呢?若妍想找出这一切的根源,却又毫无头绪,浑沌不清。正在她兀自困惑的时候,山谷中隐隐传来一声鸡鸣。
那鸡鸣的声音本来并不是很大,但在此时寂静的山谷里,就显得异常真切。
阿福和二牛都坐起了身,看着洪;洪也在扭头看着他们。
老云说过,静寂岭是没有动物的。
难道这一次又是无用功吗?
几个人心中几乎是同时升起一片迷惘。
第四十五节 叫我姑姑
一声鸡鸣过后,初醒的阳光也显得明媚艳起来。
洪和二牛、阿福三人彼此对望了一眼, 又看了看后面的若妍,把地上铺就的油布默默地卷了起来。二牛、阿福和若妍见状,也收拾起各自的东西。整个过程没有人说话,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几个人都收拾完了,洪说了声,走吧,去看看。就在头前先朝着鸡鸣的方向走了过去。
一行人默不作声,趟开层层迷雾,行了有三四百米的样子。眼前便现出一座篱笆院来。那院中不但有一群鸡在四处觅食,还有一位姑娘,正在院中的菜地里忙活着什么。
洪长出了一口气,在院门前站了一会儿,二牛、阿福和若妍赶到洪的身边,也都和洪一样站在那看着篱笆院发呆。
此时几个人都巴不得眼前的这一切都是幻觉,巴不得眼前立刻出现一座石碑来,上书三个大字——静寂岭。不过,这些愿望再怎么强烈,也是巴不得的事情,眼前的实际情况是,这些不仅不是幻觉,而且还要在现实的基础上再加上“活生生”三个字——那个在菜地里忙活的姑娘不经意间抬了一下头,立刻面露惊异,似乎不敢相信眼前的景像,使劲眨了几下眼睛,这才问道,你们,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没等洪答话,二牛在后面就怨声怨气地抢道,从哪里来?从林子外边来呗。
洪连忙扭头给了二牛一个眼色,又回转身冲着姑娘拱了拱手,姑娘,请问这里是什么地方?
那姑娘却并不答话,而是不无警惕地把院门外这四个人打量了一遍,反问道,你们来这里做什么?是谁告诉你们来这里的路的?
来拜祭一位法师。洪想了想接道。
是谁告诉你们来这里的路的?姑娘对这个问题不依不饶。
若妍在旁边一看,这位姑娘是太多顾虑了,说不定把我们一行人想像成了为非作歹之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