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猴子当主管,诸动物图谱亮相(1)
让我们先从介绍整个事件的核心人物猴子说起。
事件发生那年,猴子31岁。他曾经在多家媒体作过编辑、记者等职,但在媒体只算兼职,干的时间都不长。他当时更确切的身份是一位从事自由写作的作家,已经出版了二十多本书,有的书还在香港、台湾、日本等地出版。
猴子主要从事两性问题的研究,著作也多是两性问题的,曾经应约为二、三十家媒体撰写过专栏,小有名气。
2000年夏季,猴子辞掉上一份在媒体的工作已经半年了,这半年间他一直赋闲在家,自由写作。闭门写作时间长了,猴子便动了再出去工作的心思,也算一种社会实践。猴子就和一些朋友说了,有机会帮助他介绍。
一天,猴子的一位朋友便打电话给他,说:《北京青年报》上有一则招聘启示,《A》月刊全面招聘,包括执行主编。朋友认为猴子适合。朋友还在电话里说,报上的招聘启示很奇怪,要求编辑们都硕士学历,执行主编是本科学历。
猴子当时只有一个夜大学的大专学历。但那朋友鼓励猴子说:像你这样有这么多媒体经验的,又有这么强写作能力的,没有几个人,你应该去应聘。
猴子想,寄封应聘信只是几角钱的事,不会损失什么。
猴子最终没有看到那则招聘启示,是朋友在电话里告诉猴子邮寄简历的地址,在北京最南边的一个大院里。猴子脑子里闪过一个破旧的大杂院里的几间小平房。
朋友分析说,这是一个刚被公司买断的杂志,否则不会全面招聘。招聘启示上还要求应聘者自报期望工资数目。猴子问应该索要多少工资合适,朋友说,最少月薪8000元,应该要一万。猴子是一个“没见过钱”的人,怕把人家吓跑,便决定信中只写要八千元。
猴子没有太重视这事,只是用一页信纸,很缭草地写了封信过去,提到自己在多家杂志做过,出版过二十多本书。然后留下了家里的电话。
寄走后约半个月也没有消息……
半个月后,猴子应哈尔滨一家杂志之约去俄罗斯开笔会,刚到哈尔滨,家里便来电话说,那家杂志社一个叫猩猩的男人来电话了,约猴子去面谈。家人告知猴子出门了,猩猩说,回来后尽快给他电话。
猴子这一去就将近十天,回到家后,家人说,猩猩又来过电话催。
猴子给猩猩去了电话,电话里的声音很粗,显得有些无礼。他约猴子马上去面试,因为“许多人来面试过了,我们马上要定了,要做最后的比较”。
猴子当时住在北京北面的郊区,距离后来因为非典而名声大躁的小汤山已经很近了,到南边的那个大院同到另一个城市没有什么差别,所以,猴子说,还要等一两天才能去。猩猩听了,语调里显得很不高兴。
第一次通电话,猩猩给猴子的印大象很不好,讲话很不客气,给猴子的第一印大象是很粗俗的一个人。联想到朋友分析的,这是一家刚被私人公司买断的刊物,猴子便认定,这位猩猩是一个暴发户,谁知道是卖土豆还是搞运输发了财,想玩玩文化。猴子直觉到,与这样的人合作很难。所以,猴子对这份工作没有了热情。但是,事情已经进展到这一步,猴子想,去看看也罢。
两天后,猴子给猩猩打电话约会面,电话里猩猩的声音仍然是那样的不客气,直直的,有些蛮横的,怎么听都像是一个暴发户。猴子和他约在9月11日上午去见他。
放下电话后猴子还迟疑是否去,因为与这样一个电话中“第一、第二”感觉都很不好的人,见了也难以合作。猴子最终还是去了,他先坐小巴进城,经亚运村一直向南,到安定门,换地铁,再倒公共汽车,前后历时约二个半小时,一百零三里地,最终到了京城南端的那个大院。
猴子没有想到的是,这次两小时的行程给他的人生带来了另外一种经历,另外一种光彩。让猴子有许多特殊的生命体验,直到今天猴子还感谢那生命体验。猴子也当上了可能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官”,最多时管五六个人。最重要的是,猴子后来同猩猩竟然成了很莫逆的朋友,虽然他们一起工作了不到一年,但直到今天,他仍然是猴子少数最好的同性朋友之一。
2000年9月9日,猴子走进了那个大院。
让猴子有些吃惊的是,这不是他来之前想大象的大杂院,也不是平房,而是一个有保安站岗的办公大院。猴子填了登记卡,还交了一元钱押金,守卫同里面的猩猩通了电话,猴子才获准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