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3/4 页)
身上,万一买不来粮食呢?或是又有什么别的意外发生呢?”
李牧之沉默,虽然李清只是脱口而出说出这句话,也许他并没有别的什么意思,但这一句话却的的确确戳到了他的心病,脸色不由一变。
两人再一次沉默。
片刻之后,却是李牧之先打破了僵局,“我想问你一件事。”
李清欠身,“父亲请讲。”
“我想知道,如果最后策反吕大临不成功的话,你会怎么做?你是放弃,还是依托抚远要塞,与萧远山来一次大火并?”
“我会让萧远山在抚远要塞下流尽最后一滴血。”李清冷冷地道。
“可如此,你们必会两败俱伤,而草原蛮族必会趁此机会,再次入袭,那定州经此一劫,精锐尽失,必然不保,你没想过这个后果么?定州可有百万百姓啊!”
李清站了起来,在厅里来回走了几步,“萧远山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可曾考虑过定州还有百万百姓?”
停顿片刻,他高昂起手,一字一顿地道:“我死之后,管他洪水滔天!”
李牧之震惊地看着李清,似乎此时才看到一个真真正正地他。
我死之后,管他洪水滔天。如惊雷一般敲打着他的神经。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七章:母亲
---------------------
我活着,自然有责任去保护我应该保护的人,我死了,那即便是再多再重要的事情,与我又还有什么关系呢?李牧之在心里咀嚼着李清的这几句让他震惊不已的话,看着这个从来都显得有些陌生的儿子,实在猜不透他的真实想法。看来自己对于他还是太缺乏了解,在他一直的映象中,李清都是那个躲个角落里,用一种陌生而畏惧的眼光偷偷看着自己的那个青涩小男孩。而眼前的这个人,却是一个叱诧风云,杀伐决断的将军,两者之间巨大的差异让李牧之一时恍惚起来,不知是在梦中抑或是自己产生了错觉。
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李牧之道:“好了,去看看你母亲吧,这些年她想你可想得狠了,你也真是心硬,一去五年,音信皆无,连一封平安信也不捎回来,要不是上一次萧远山的奏章,我们都还蒙在鼓里。”
李清心中冷笑,自己当年离家出走,如果威远候想要找回自己,凭借着李氏强大的实力与遍布天下的暗影,会找不着自己么?只怕是根本就没有去找吧?再说自己到了军中,更是要小心隐瞒自己的身世,否则一旦让裘氏知道了自己的下落,要暗算自己太容易了,只需收买一二个亡命之徒,便可以让自己无身无息地消失在定州。
现在没有必要再与威远候计较这些事情,他站起来,躬身道:“是!”
“早点回来,晚上爷爷在国公府设家宴,在京的李氏宗族都会出席,一是为你洗尘,二是也让你认识一下这些宗族的头面人物。”
“知道了父亲,我先去了。”李清欠身施了一礼,转身大步离开大厅,看着李清的背影,李牧之无声地叹了一口气,疲惫地靠到椅背上,与这个儿子谈话,自己不但找不到分毫作为父亲的尊严,反而觉得很累,很累。一是自己也觉得亏欠他许多,这五年想必在定州的他,曾无数次的在生死线上挣扎,稍不留神,便会默默无闻的死去,威远候自己也是带兵打过仗的,自然知道一介小兵在战场上简直命如草介。二来现在站在面前的李清身上散发出一股莫名的威压,总在是不经意间便释放出来,便是久经沙场的自己也觉得他气势逼人。
自己与他的关系短时间内是很难改善了,长时间积累而来的怨愤不是简单的父子之情便能化解的,他苦恼地揉着眉心,想着下一步该怎么做,才能让李清慢慢归心。
走出大厅,清风迎了上来,眉宇之间尽是探询之意,李清微笑着向她点点头,示意没事,身体转向李华:“李管家,我的母亲现在住在哪里,还是以前那个小院么,我这就去拜见母亲,我的这些部下便都要劳你安顿了。”
李华连忙道:“少候爷说哪里话,这是我的本分。不过二奶奶如今已不住在以前的小院了,还是让我为小侯爷带路吧,小候爷多年没有回家,这候府里的改动也挺大的,不容易找到。”
“二奶奶?不是以前的小院了?”李清梭子般的目光扫了一眼李华。
“是啊,最啊!”李华陪着笑脸,“二奶奶现在占着候府的整个西跨院,那个院子经过扩建,只比大奶奶的东跨院略小,小候爷这三百余人的部下住进去那是绰绰有余的。”
李清忽地失笑,“李管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