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第2/4 页)
白马义从都是经常和北方的少数民族交战,擅长骑射之术,都是经过长期训练的精锐之师。
‘飞熊军’和‘白马义从’战斗力相当,使得情况更加的胶着。
这情景落在董卓眼中,让董卓惊愕不已,黝黑的老脸也阴沉下来,变得非常难看。
原以为是一边倒的战局,竟然乱成了一锅粥。
董卓望着前方焦灼的局面,冷声道:“文优,这些拼凑起来的诸侯竟有此实力,当真是出人意料之外,不可小觑啊!”
李儒听了董卓的话,嘴角微微抽搐,知道董卓开始打退堂鼓了。
和董卓的情形差不多,袁绍也是阴沉着脸,盯着胶着的战场默然不语。
上当太守张扬,徐州刺史陶谦,广陵太守张超等等诸侯见到局面胶着的情况,都有些想收兵,因此不断有诸侯谏言袁绍收兵。如果按照目前的情况打下去,死伤的士兵太多,各路诸侯损失太大,都无法承担这样的损失。
既然无法击败董卓,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
“铛!铛!”
突然,西凉军后阵中传来鸣金收兵的铜锣声。
正在交战的西凉军听见后,纷纷后撤,有条不紊的撤退,吕布听见铜锣声传来,也是松了口气,终于不用继续交战了。越是和赵云、孙坚四人交战,他就越感觉到压力,这不关乎武艺是否精湛,而是自身的体力不支了。
见西凉军退去,曹操说道:“盟主,下令追杀吧,这时候正是追杀董卓的大好机会。”
袁绍看了眼其他诸侯,心中叹息,道:“孟德,你看西凉军退去的时候,士兵们有条不紊,没有任何担心,前方很可能有埋伏。若是追上去,说不定正好中了董卓的计谋,不能追啊。”说完之后,袁绍不理会曹操,喝道:“鸣金,收兵!”
刹那间,其他紧绷着脸的诸侯都松了口气。
这一场战斗,太僵持了,不管是西凉军,还是诸侯大军,都死伤惨重。
然而,曹操心中却不以为然,接连朝王灿示意,让王灿站出来说话。
王灿摇摇头,没有替曹操说话。
这个时候的袁绍和其他诸侯相同,都开始估算自身的得失了,而且袁绍还得考虑其他诸侯的意见,肯定是不可能只听从曹操的想法,继续派兵追杀董卓大军的,就算是王灿谏言,袁绍也不可能采纳。
与其如此,不如不说话。
一场胶着的大战,又使得诸侯们心思各异,意见难以统一了。
曹操叹口气,非常的难受。
尤其是看着西凉军后撤,心中更是堵得慌。
PS:第一更,求鲜花、收藏。
第五卷 兵进洛阳 第226章 各自的准备
更新时间:2011…7…15 11:58:34 本章字数:4086
西凉军,营地。
董卓大帐中,董卓坐在主位上,左侧坐着李儒,右侧坐着李傕。
其他的西凉军将领都没有在场,被打发去稳定军心,慰问士兵去了。
董卓阴沉着脸,目光森冷,沉声道:“今日一战,方知诸侯之勇,虽然和诸侯交战勉强占据上风,但吕布被袁绍派遣的四个将领围攻,不能脱开身去斩杀敌方大将,而且飞熊军又被袁绍安排的左右两翼骑兵拖住,不能展开攻击。局面僵持,长此下去,恐怕难以获胜,若是朝中出现变故,则内忧外患,难以兼顾,文优、稚然,你二人足智多谋,可有解决之法?”
李傕掐着颌下短须,摇头叹息,道:“太师,诸侯势大,恐难以应付。”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李傕没有继续说下去了。
董卓脾气暴躁,却也不是榆木脑袋,能够听出李傕的弦外之音。李傕遮遮掩掩的说话,其实是建议董卓撤军。
李傕也是惧怕董卓发怒,才不敢直说。
董卓冷冷一笑,问道:“稚然,若是军队撤回洛阳,诸侯大军直逼洛阳,将洛阳团团围住,岂不是成了瓮中之鳖,还得和诸侯大军决战。若是如此,还不如趁着大军士气还在,让大军和诸侯厮杀,说不定还有机会击溃诸侯。”
不得不说,董卓的话有几分道理。
若是董卓撤兵回到洛阳,而袁绍又率领大军逼近洛阳,董卓还得和袁绍决战。
这样的情况下,董卓的西凉军因为主动撤退,不敢和诸侯大军交战,势必会导致西凉军士气低落,没有现在和诸侯大军决战那样士气强盛,若是撤退后还得和诸侯大军交战,的确应该早些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