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第4/4 页)
见此,忙问道:“孟德兄,想到什么难事了么?”
曹操点点头,说道:“为先,你是蔡伯喈的弟子吧?”
王灿不明所以,老实的说道:“嗯,灿确实是蔡邕弟子。老师不仅将昭姬托付于我,还向董卓引荐王灿,若无老师,也无今日之王灿。”
曹操叹息一声,道:“诶,都怪操没有考虑清楚,如今为先起兵伐董,董卓知晓之后,第一个遭殃的就是蔡伯喈了。不过听为先之言,蔡伯喈将昭姬送到汉中,想必早就明白董卓暴虐,诶,伯喈殇矣!”
王灿还以为是什么重要机密,没想到是蔡邕的事情。
他笑说道:“孟德兄不用担心,离开汉中的时候,灿就派人前往洛阳,接老师入汉中居住了。到现在,想必老师已经出了洛阳,前往汉中了。”
曹操眼眸一亮,竖起大拇指,赞叹一声:“为先目光长远,操佩服!”
王灿摆摆手,说道:“哪是王灿的功劳,这不过是得益于奉孝和公达罢了。孟德兄,我来为你介绍,这是郭嘉郭奉孝,担任汉中参军一职,这是荀攸荀公达,担任汉中郡丞一职,两人才华出众,都是我的左膀右臂,不可或缺之人。”
曹操闻言点点头,朝郭嘉、荀攸施了一礼。
或许是郭嘉太懒散的缘故,曹操目光掠过郭嘉,直接停留在了荀攸身上。顿了顿,曹操问道:“敢问公达,与荀彧,荀文若是什么关系?”
荀攸捋了捋颌下三缕短须,笑说道:“荀彧乃是家叔,莫非孟德见过叔父?”
曹操点头道:“荀文若淡雅出众,仪表不凡,又有经天纬地之才,操岂能不认识。”
王灿插话问道:“孟德兄,你在何处遇见文若?”
曹操打趣着问道:“为先,你乃是公达的主公,公达又是文若之侄,莫非为先还不知晓文若的事情?”
王灿嘿嘿直笑,道:“文若、公达之事,乃是家事,我不便过问。”
其实,不是王灿不过问,而是荀彧对王灿有意见,让王灿无计可施。
曹操嗯了一声,解释道:“这一次诸侯讨董,袁本初带着麾下的文臣武将前来会盟,公达便在文官之列。袁本初多次邀请我赴宴,我才与文若相识。”
认识?
王灿心中撇撇嘴,恐怕曹操这厮已经向着怎么挖袁绍墙角了?
不过,这是袁绍、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