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4/4 页)
才到了蔡邕的书房。
进入书房,蔡邕吩咐人守好房门,才坐在榻上。
“老夫与为先只有一面之缘,相互之间也没有深入的了解,若说真正的交谈也就是今日罢了,想来老夫如此迫切的收为先为门下弟子,为先心中正疑惑不已吧。”
蔡邕面带戏谑之色,似笑非笑的望着王灿。
王灿心中一凛,却没有否认,点点了承认了心中所想。
事实上,王灿心中确实很疑惑。蔡邕当世大儒,名传九州,想要成为蔡邕的门下弟子,可不是一般人随随便便拜访一下蔡邕就可以的,例如蔡邕在吴郡避难的时候,收的弟子顾雍,虽然才思敏捷,深受蔡邕喜爱。但是顾雍机敏聪慧却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顾雍的家族乃是江南名门望族,江东四大家族之一。
顾雍的背景,才是蔡邕收顾雍为弟子的主要原因。
天下英才,烦不胜数,然而收徒授业却还是要看重门楣的,尤其是三国这样寒门、士族两极分化的时代。
论才学,顾雍才思敏捷,为人机敏。
论出身,顾雍出身江东四大家族,顾氏又是江南名门望族。
两种情况叠加,才有了顾雍成为蔡邕的弟子。
而王灿身份仅仅是黄巾贼,唯一具有的只是自身能力出众,要说以蔡邕收徒的条件,王灿确实还没有资格,不过王灿想不通归想不通,蔡邕如此迫切的想要收王灿为弟子,王灿自然顺水推舟成为了蔡邕的门下弟子。对王灿来说,蔡邕海内名流,当世大儒,有了蔡邕的支持,王灿黄巾贼的身份便能被更多人接受。
蔡邕迫切想收王灿为徒,王灿又急切需要蔡邕的帮助。
双方你情我愿,事情自然就成了。
不过说到底,吃亏的还是蔡邕。
蔡邕双手搭在腿上,神色落寞,叹息道:“为先,老夫听见你说出身份是黄巾贼的时候,心中也曾有过犹豫,因为你不是老夫最好的人选?但是老夫身在洛阳,身陷囹圄,未来之事难以预料,而好在你能力出众,又有李儒欣赏你,若是老夫从旁辅助的话,想要求得一个具有实权的官职还是有很大把握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