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1/4 页)
住持已看出他不谙此道,笑道:“我听说前朝公卿中有把茶饮称水厄的,将军觉得如何。”
赵慎笑道:“尚好。”
百余年前,胡人自塞外南下乱战中原时,汉人大批南迁,茶饮一道一度绝迹。直到文帝迁都洛阳,致力汉化,又有南朝士人投奔,北朝之中这才又渐渐复见此物。
住持又添了茶水至盏中道:“我听闻前朝文帝初迁都时,助他修建这洛城的王重是从南朝来的,惯食鱼羹喜饮茗茶,洛城人都称他漏卮。一次文帝问他羊肉何如鱼羹,茗饮何如酪浆,他说鱼羊各并称珍,惟茗不中与酪作奴。其实以茶的格调,本不应逊于酪浆,可世人皆因王重所言而从此称茶为酪奴,实在叫人替它不平。”
赵慎道:“酪浆浓烈,不是茗茶可比。”
住持笑道:“清茶虽淡,余香却长,虽不烈亦不绝,况且还有静心的药性。其韵也远,其道也韧。个中滋味,将军今后总能悟到。”
又闲话一阵,赵慎问了奉送事宜,末了道:“还有一事拜托。”
住持道:“请讲。”
赵慎自怀中取出一叠纸笺,双手奉于住持道:“阿上此去龙华山,要在盂兰盆节时做法事。我这里有几卷抄写的经文,请阿上带去佛前,代为做一点供奉吧。”
住持听闻是这事,倒也意外。接过略看一眼,只见是在白麻纸上抄录的“大智论抄”,便问:“不知将军想在佛前求什么?”
赵慎听了,微愣一愣,淡淡道:“也没什么,”想想又道,“便算是求一点安心罢。”
待从寺中出来,天色已尽黑了。周乾在寺外拴马桩上解了马缰,擦干了马鞍,又将雨披拿给赵慎。赵慎只道:“你披着吧,雨亦不大,我便这样了。”说罢跃身上了马,回头望向红漆寺门。只见寺前石板铺就的空旷地面上一层薄薄水帘,雨滴击落其上,溅起点点水花。寺门前白马石像在暗夜雨中倒泛起亮光,雨水顺着雕刻的鬃毛一缕缕淌下。它这样默然伫立,已有几百年。
次日天色微亮时,雨尚未停,白马寺十余个僧人便已候在城门。守西门的士兵得令开城,众僧施施而行。赵慎在城头望其背影,细雨中僧人们宽大佛衣被风拂起,竟如猎猎旌旗一般。
遥遥见西燕营中,已有火把燃起,两行列作直排起一条通道。晦暗天色下,点点金红火光相连,如铸剑槽内流淌的沸腾铁水,一路蜿蜒向西。数百年间,洛阳城内有多少逶迤向龙华山中拜谒求福的显赫倚仗,其时金玉浮屠、锦绣宝帐充塞盈道,何等热闹喧哗。如今这一路却不见夹道信众、锦彩幢帐,更无宝车相随,鼓乐吹奏,只有苍茫天地间数人。众僧缓步行于两军战阵之间,一齐低声诵经,夹在风中亦飘忽不可闻。
城头上顾彦宾轻声叹道:“今日见了此景才知,哪怕是虚无念想,也是这般使人震动。”
赵慎默然片刻,轻笑道:“你这感慨,也是由人及己吧。”
却说龙华山中慧明法师已设下盂兰盆供,又遣弟子去山下远迎白马寺众僧。到七月十二日傍晚,天虽还未晴,雨却已经止了,有弟子来报:“白马寺住持一行,已经到山下了。”
慧明带弟子向外迎出,不一时见几个僧人扶着老住持已走上山来。住持见了慧明,合掌笑道:“经年不见,法师诸事安稳?”
慧明道:“诸事安好,恭迎住持。”待把住持让到山门,又道,“我这里屋宇粗陋,法师肯把寺中珍藏暂存此处,当真蓬荜生辉。”
住持举目四望,轻轻叹道道:“你在这山中潜心修行,近旁与佛窟相守,远望便是大河浩荡;相形之下,我那所在竟似是浊世凡尘,惭愧了。”
话语未落,却突听有人道:“住持宝刹若是浊世凡尘,我等岂不更身处暗沟污窖了。”
众人回头去看,只见山下登上两人,前头的中年文士神色隽雅,身后跟着个二十几岁的后生,也是儒生打扮。住持与慧明见了,原来是西燕军中的监军裴禹,都施礼道:“原来是裴先生。”
裴禹道:“我不曾通报,只是羡慕这释源祖庭,便跟随而来,是失礼叨扰了。”又道,“我命营中备了些许供奉,明日送来山上。”
二僧忙道:“不敢。”
裴禹笑道:“这才真是凡尘中事,实在不足道,”又一指身后李骥,道,“这事自由他与法师座下弟子安排,我与两位便不谈这些客套琐碎了。”
众人皆笑,于是同入寺中。迎面只一间正殿,慧明吩咐道:“将竺法兰与摄摩腾两位先师的骨殖奉送到地宫,经卷怕潮湿,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