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3/4 页)
征服土地和更改执政者能控制的。
因为吐蕃的佛教势力太过强大。延续千年的政教合一制度,早已在民间根深蒂固。
此番虽然吐蕃宗室被俘虏,可吐蕃的国师依然在潜逃。吐蕃的国师都是佛教的转世活佛,在民间有巨大的影响力。
佛教僧众都愿意听国师的,当国师从隐藏的地方现身出来,振臂一呼。各大寺庙的僧人们率先响应,放火烧了好几处东朝的屯军驻地。
当地的东朝节度使刚弹压完僧人,吐蕃民间的普通百姓也开始闹事了,打人,砸东西,抢劫过路的人,烧毁东朝官吏机构。
东朝驻守的节度使远远想不到一个佛教的国师竟然有这么大的号召力,派人去各大寺庙搜查,不但没搜到人,反而火上浇油,更激起了僧人和老百姓的不满。
等节度使把消息报上去的时候,他已经无力掌控局面。吐蕃各地都在起义,每天都有老百姓上街闹事,僧人们一股股骚扰东朝驻军。把东朝的军政机构都拖入了巨大的泥潭。
朝廷动作神速,在接到消息的第二天,皇上就召廷议商量出兵问题。商量的不是该不该出兵,也不是派谁领兵,而是谁当先锋,谁负责押运粮草,谁负责监军。
兵是一定要出的,领兵的一定是燕梁。这都是铁板钉钉的事实,也不会有人持异议。
然而这次有例外了,有人反对贸然出兵,那人是两朝老臣,御史大夫檀进。
檀进说这次吐蕃作乱问题不单纯,就像是有只手在暗中操纵着一切。
皇上拍着金銮殿的宝座说,当然不单纯,当然有只手在暗中操纵一切,否则出兵干嘛?
檀进这才说出,他原来有些江湖朋友,跟他提过唐古拉雪山中有个魔教,如今那魔头刚好出关。说不定也参与了这次的事件。有武艺高强的江湖人加入,而且那魔教的规模还不小。贸然出兵恐怕不稳妥。
檀进是冒着杀头风险说这话的,当朝大臣私交江湖人士,被人抓到就是死罪,云拓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可是檀进在朝廷上亲口讲出这话,叫人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气。
皇上也明白他是出于老臣忠心,不惜冒险提醒,没有追究下去。但是出兵一事仍然没做改变。皇上安慰朝臣说他心中有数。
燕梁带着十万兵马,再次向着唐古拉山脉出征,丝毫不知在那里等待着他
30、第二十九话 。。。
们的,将是怎样的命运。
作者有话要说:这几章都写得好欢乐,果然该走轻松风。看着那被改得乱七八糟的大纲,叹气地问,除了两只主角,要是那啥啥死了,那啥啥啥也死了,会不会被扁死呐?(喂,这标签贴的是什么?你敢写?)
31
31、第三十话 。。。
秋山上黄叶铺满了道路,积在树根下像是沙丘,风一吹变成了无数蝴蝶,熏熏染染泼墨了天空。都说秋高气爽,秋蟹是最肥的,秋天泡的谷酒是最新鲜的。吃喝满足,眼前又是目不暇接的美景。若不是反复提及的那个目的地,一行人说不定还真会产生游山玩水的错觉。但事实上他们是来查魔教信息的,有人要报仇,有人要给皇帝交代,都怠慢不得。
下江南,过了巢湖,经过博望谷,原纵用马鞭指着远处一座被黄叶覆盖的圆丘型山,“我们到了,武林四大盟主之一陆卓的缥玉山庄。”
“缥玉山庄?”慕寒看那边的山上,黄叶间影影绰绰显出一群建筑,连绵走势,想来规模不小。“武林盟主的山庄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苏媛口快道:“我猜是不是他的家传秘籍心法叫什么缥玉心法,缥玉剑法之类的,对不对?”
原纵淡淡笑着否定了他们:“都不是,缥玉是酒名,这个山庄酿的缥玉酒冠绝天下。所以人们这么叫它。”
几人均表示吃惊不解,想着这武林盟主的山庄又不是酒坊,酿酒好有什么用。只有燕领叹了口气,幽幽道:“是传了几百年的那个缥玉酒?”
原纵点点头。燕领颔首:“怪不得能当武林盟主,可惜世人已经忘了……”
一席话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却并没有往下解惑。这个谜很快就会揭晓。很多时候历史留下一根尾巴,却伪装在世人眼光能见的范围之外。
缥玉山庄上山通道处,就候着几个背长剑的弟子,像是传话送信的。他们一行人的打扮装束早就尽收传话弟子眼底。领头的少侠正气凛然,俊秀清灵。左侧的公子轻衫风流,眉目若仙。右侧的青年剑眉漆目,英武刚毅。跟在他们身后的少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