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第1/2 页)
对于贾府二房,贾琏的心情是复杂的。
因着贾琏自幼丧母,父亲又是个不靠谱的,没等继室邢夫人进门,贾母便已将贾琏接了过去。彼时,贾母早已搬到荣庆堂,贾琏与其说是养在贾母膝下,不若干脆说,是同迎春等人一样,自小在二房长大的。
说起来,二房也没甚不好,贾政忙于官场之事,王夫人忙着管家理事,贾母素来疼惜子嗣,可以说,贾琏的童年过得相当惬意自在。哪怕后来,二房珠哥儿被逼着日日夜夜苦读诗书,元春也有教养嬷嬷精心教导琴棋书画。唯有他,只需要享受。可以说,贾琏幼时相当于如今的宝玉,甚至比起宝玉更为惬意,只因贾政绝不会逼迫贾琏学习,更不会对他动辄打骂。
甚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贾琏都是拿贾政当父亲看的。至少,贾政比贾赦看起来看靠谱太多了,而大家出身的王夫人也要比邢夫人更上得了台面。
可惜,知人知面不知心。
贾赦就算再不好,邢夫人就算再小家子气上不了台面,可终究他们才是真正的一家人。也是时候舍弃原先的那些感情,为自己好生谋划一二。
想清楚了这些,贾琏也到了前边的书房,让小厮通报了一声,贾琏笑着进了书房:“听说二叔这儿有贵客来访……咦,竟是贾先生?贾先生,真是对不住了,上次我本是打算同你一道儿往京里来,只是左等右等,都不见你的踪影,又恐家中老太太太过于担忧,这才无奈启程。真是抱歉至极。”
贾雨村忙拦住贾琏,口称当不起。贾政好奇询问了几句,知晓了事情原委后,也从中做了调节,这事儿就算是揭过去了。又说起贾雨村来荣国府所求之事,贾琏顿时来了兴趣:“好好,我原道贾先生只是擅长教书育人,不想贾先生竟还有功名在身。了不得,真是了不得。若非我天赋太差,也定会走科举之路,将来当个为国为民的好官。”
不等贾雨村自谦,贾琏忽的话锋一转:“贾先生您有所不知,我这位堂弟,端的是聪慧过人才华横溢。别看如今年岁尚小,却早早的露出了读书的天赋,我家老太太也常说,宝玉是个有大造化的,将来定能加官进爵封侯拜相!”
听贾琏这般夸耀,贾雨村连声附和,道:“贵府上乃是钟灵毓秀之地,当年荣国公赫赫威名,其子嗣自是不凡……听闻这位就是府上含玉出生的哥儿?不凡,不凡。”
一个是别有用心的赞美,另一个则根本就是有事相求。虽说贾雨村和贾琏仅仅在扬州时见了一面,完全谈不上熟悉,可俩人竟像是相交多年的老朋友一般,配合得格外有默契,竟是就宝玉有大造化一事,连着赞美了半个时辰。自然,贾政也不是完全不吭声,间或也说几句自谦的话。一时间,整个书房的气氛和乐融融,只有……
宝玉的脸都绿了。
打小就被养在贾母跟前,宝玉也可以称得上是被人夸赞着长大的<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可贾琏夸赞的方式,似乎有些不对啊!
才华横溢……
封侯拜相……
这真的是赞美,而不是讽刺?宝玉面带惊恐的看着眼前的三个人,有心想要说点儿什么,却完全不知该如何开口。事实上,便是他如今自辩说没甚能耐,也已经没用了,旁人只会当他是自谦。
倘若真就只是这般赞美,宝玉受着也就受着了,可偏生,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了宝玉的预料。
“孟子云:‘食色性也。’何辩?”
宝玉:“……”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何解?”
宝玉:“……”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何译?”
宝玉:“……”
书房的气氛一下子尴尬了起来。
而贾雨村自是最尴尬的,原是想着随便问几个简单的问题,只要宝玉回答了,甭管正确与否,都有话可说。哪怕真的说错了,他也可以借机阐述自己的论点,向贾政展示自己的才能,以便能谋一份好差遣。
想法很不错,现实太残酷了。
孟子太难,论语看着宝玉那神情,似乎也是没读过。难不成让他问千字文?再不然……
“咳咳,贾先生,我家宝玉虽天赋过人,然年岁到底小了一些。不若您挑选几个简单的问题?譬如……三字经!”贾琏是“好心”的,他以自己为例,想当然的认为,宝玉定然是学过三字经的。当然,这个说法也没错,即便贾母再宠溺,宝玉仍是三岁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