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3/4 页)
嬴荡眼见他这样,心里面也猛地一阵压抑,看来七十万大军给秦国的压力还是真的很大。
“司马将军、白将军,寡人交给你们的东西,你们都让军士们弄明白了吗?”
司马错和白起连忙拱拱手,“大王,我们已经单独为此,准备了一营军士,已经可堪一战了。”
嬴荡点点头,“记住,事情要保密,关键时刻才能于敌致命一击。”
“诺。”
“你们都是我大秦的中流砥柱,此次是否能够顺利的击退六国大军,就靠各位了。此次的敌人极其强大,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你们肩膀上肩负着秦国赋予你们的使命,肩负着寡人以及秦国子民对你们的期许。”
“诺,必不负大王的期望。”
“杀敌卫国,是军人的职责,更是将军的使命。这种使命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荣誉,这是因为秦国需要你们这样的将军,寡人相信你们的才能。”
第六十三章 方略
“上将军,你认为这一战应该怎么打?”
尽管历史上这一战是白起打的,但嬴荡还是希望用司马错来稳定大局,毕竟从威望上来讲,白起还是差了很多。况且嬴荡也不想他那么早的冒头,还留下来做杀手锏呢,当然关键的位置上,是绝对不能少了他的。
";大王,六国大军来势汹汹,不可力敌,只能据守函谷关以待有变。";听到嬴荡问话,司马错开口就来,显然他早都已经准备好了。
不过嬴荡却是摇摇头,函谷关虽说易守难攻,但也不是绝对攻不破的,单纯的防守终究不是办法,“上将军,寡人要听的是破敌良策。”
“大王,联军还未到,不知道他们的布兵方略,和驻扎地点,何谈破敌?不过我军势弱,想要以弱胜强,必当用奇计。臣想倘若能派出一军,隐迹藏形,从山林险阻之处,绕到联军的后方,骚扰其粮道,拖着联军的进攻步伐,我军的压力就要减少许多了。”
嬴荡低头沉思了一下,这种方法确实稳妥,但胜算依然不高,这还不是他想要的。
“白将军,你认为呢?”
白起抬起头来直视着嬴荡殷切的目光,眼神依旧是那么的深沉,简直难以想象,他还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少年。
“大王,此次合纵大军是由齐国组织的,我们首先要弄明白,齐国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嬴荡一愣,这中间难道还有关系?不过历史上这一战本就是白起打赢的,就相信他一次吧。
“当然是灭宋,齐王用这种方式引开五国的注意力,以便他能够独自吞掉宋国这块肥肉。”
白起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既然是这样,那齐王必然会以稳妥为主,不会急于攻关,他不想联军过早的胜利,以便有足够的时间给他灭宋,而这就给了我们足够的时间。”
听到白起的话,嬴荡立刻来了兴趣,“哦,白将军尽管说,各位将军也听着,到时候有什么不足之处,好及时补充。我们君臣群策群力,定能将六国大军打的屁滚尿流。”
听了嬴荡的话,众将立刻就来了精神头,都是用鼓励的眼神看着白起。
“大王,各位将军,敌军势大,单纯的防守是不能取得胜利的,我军何不反守为攻。”
这一下,白起的话说的大家心里都悬了起来,防守都吃力了,还反守为攻,拿什么来攻?
嬴荡虽然知道历史上白起打赢了,却是不知道他是怎么打赢的。既然他这么说了,相信必有原因,要知道,他一生中可是未逢一败的。
历史上的邯郸之战,嬴稷一再逼着他出战,而他认为这一战根本就打不赢。一生之中都在打胜战,他不想临到老了,还去打一场必败之战,这才使得他一再拒绝的,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一个原因,嬴稷生气才逼他自杀的。
基于了解历史的原因,嬴荡对他是极有信心,“白将军,大胆的说,不要有所顾忌。”
“刚才上将军的意思是以轻骑骚扰敌军粮道,以乱其军心,这种方法虽说稳妥,却不能大胜。我军何不留下少量的军队防守函谷关和武关,而主力却是从群山之间,绕到联军后方隐蔽起来,待其攻关疲惫之时,猛然杀出,敌军必乱。此时我军可猛攻其后军,后军乱,敌人必会争相逃遁,我军再乘势追杀,则大胜可期。”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嬴荡也听的心里面一抽一抽的,这也太冒险了吧。要知道,秦国为了这场倾国之战,简直抽空了其他地方的守军。作为大秦都城的咸阳城,守军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