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36年约两年半的时间,动用了4个师的兵力,在上海——南京之间构筑了两道坚固的国防工事线,作为拱卫南京的外围防御线。1936年秋,蒋介石本人还亲自指挥部队进行防卫南京的实战演习。但是,这些多年苦心经营的防御阵地,却丝毫没起作用。
11月9日,当蒋介石下令从上海撤退时,各路部队争先恐后夺路而逃。混乱中退至第一道防线阵地,部队尚未找到阵地与工事的位置,日军就追了来。于是,大批部队像被赶鸭子似地又向后大溃退。那个兵败如山倒的混乱局面,真使蒋介石这个大元帅痛心疾首,丢尽了脸面。
紧接着,传来南京撤退时的更加令人痛心的大混乱、大溃退。守城总司令唐生智下令撤退,守城部队、政府官员、百姓在一片混乱中争相夺路,城门为之堵塞,拥挤踩死、落水淹死者不计其数。更使蒋介石气恼的是,当日军全力攻击南京时,南京外围的其他部队不但没有主动联络,策应南京会战,反而远远地退离,各自为政,保存实力。
从“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到12月8日国民党军第1战区从黄河以北撤退,5个月国民党军丢弃了绥远、察哈尔、河北三省全部,山西大部(平遥北),以及山东,河南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
客观地说,在全国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表现了一定的抗日积极性,先后进行了平津会战、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等重要战役,并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阻滞了日军的推进,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但是,由于国民党在政治上实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在军事上则采取单纯防御的战略方针,所以,尽管国民党军队的许多官兵对日军的进攻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正面战场的战局仍非常不利,日军长驱直入,南口战役失败,淞沪会战失败,日军在南京屠杀90天,30万苦难的同胞被杀戮、被活埋、被烧死。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相继失利,广州陷落,蒋介石不得不相继离开南京、武汉,在重庆经营他的独裁朝廷。
特别是由于太原失陷,使国民党军丧失了最后的战略支点。第2战区虽可在晋南继续支持,但已是华北一隅。华北基本沦入敌手,国民党军华北战场宣告解体。日本侵略军则沿平绥、同蒲、平汉、津浦4条铁路展开于黄河左岸包头、太原、新乡、德州4点之间的地区。在绥远方面:日军中央统帅部于l0月上旬确定在太原作战结束后,关东军察哈尔兵团迅速返回满洲。为确保蒙疆(察哈尔、绥远及山西内长城以北地区)的安全,决定以关东军察哈尔兵团之独立混成第11旅团为基干组建第26师团。师团长后宫淳中将于10月12日到达大同。时当太原作战正在进行,日中央统帅部即命后宫淳先行指挥独立混成第1、第2、第11旅团各一部,以期完成占领绥远的任务。该敌于10月14日占领归绥(呼和浩特),17日占领包头。至此,日军在没有遇到抵抗的情况下占领了绥远全省,国民党军在绥远仅有万人左右的马占山挺进军和门炳岳骑兵军。包头陷落后,该部即退入安北以西的狼山地区。在平汉路方面,日军占领太原后,腾出兵力再度发动攻势,从11月中旬起,抽调了第14、第108师团各主力举行冀南作战。国民党军第1战区的近30个师,迄12月8日宋哲元部退走,全部退往黄河以南。在津浦路方面,日军仅有1个师团(第10师团),在德州地区黄河左岸与国民党军第5战区对峙。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共产党分兵开辟敌后战场
1937年8月13日,日军侵入上海。
八路军完成整编北上出动之时,正值南口前线吃紧之际。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曾审慎分析了南口的战略地位及日军的战略企图,认为南口之役,对于日本有两个方面的意义:其一,沟通中国驻屯军与关东军的联系,使关内、关外连成一片,以巩固其战略后方,其二,打开进攻华北、迂回西北的大门,为南下(太原)、西进(包头)夺取前进阵地。对于中国方面,南口是保卫华北的前哨阵地,是右翼战线的战略支点。控制南口,日军南下、西进均不能得逞。其欲从左翼(河北平原)进兵,必先夺取右翼(经南口入山西);不夺取右翼,左翼便不能展开。反之,南口为日军所占,中国军队的华北战线便塌了一半。故华北的安危,系于南口的得失。鉴于南口一役的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使用全部红军于恒山山脉,参加南口战役,并分兵一部进入燕山山脉,即以晋(山西)北为根据地,向察(哈尔)东、热(河)南、冀(河北)东发展。这一计划的要旨,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