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2/4 页)
不是一个做姑娘的该知道的。
偏偏林黛玉搬出去没几天就跑过来和王熙凤说这个,只怕不仅没有起到劝谏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惹得王熙凤生疑以为林黛玉想找她的茬,抓她的把柄想做什么岂不糟糕。沉吟再三,林黛玉还是打消了劝诫的念头,将想好的一番说辞吞回到腹中。
只是终究有些不甘呀,林黛玉将手中的李子扔回到盘子中,推开窗子,望着外面的圆月,吐出胸中的一口浊气。将来若是贾府倒台,这放债就是一大罪责,作为放债的主事,王熙凤自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只是在贾府内恐怕也会成为众矢置之。想到此,林黛玉幽幽一叹,又有几分后悔当时没有劝谏王熙凤中止放债。
旋即,林黛玉轻笑,笑自己真是一会儿清楚一会儿糊涂,这会又不知道自己是谁了?纵然自己说了王熙凤就一定能听?还真当自己是盘菜了。这世上除了放债哪里还有来钱快而又一本万利是事情,看不到贾府覆灭危机而又在其中尝到大甜头的王熙凤会因为自己三言两语就放弃,简直是天方夜谭。
王熙凤也是见过大世面的,难道还不知道放债所带来的危害,只不过涉及到银钱什么利害关系都靠后了而已,何况她觉得一切都还有贾府在身后顶着,根本不会出事,如此情况下根本是什么唇舌都不顶用!
想通了的林黛玉也就释然了,不再纠结这个问题,丢在一边。
内帷中男女大防
到了薛姨妈生日这天,因看贾母高兴,薛姨妈就借了贾府的地方摆了酒分别在内外请府上的人吃酒看戏,很是热闹。只是贾宝玉在内帏厮混惯了,只有刚开始的时候在外面吃了一盅酒,呆了还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跑了回来,坐在林黛玉身边有一搭没一搭的和她说话。
“林妹妹,上次五月初三薛大哥生日,宴席上有不知道从哪里寻来的这么粗这么长粉脆的鲜藕,这么大的大西瓜,这么长一尾新鲜的鲟鱼,这么大的一个暹罗国进贡的灵柏香熏的暹猪。这次姨妈做寿不知道薛大哥又寻些什么样别样的吃食过来。”贾宝玉看见林黛玉对他所说的话题不感兴趣,尽力在脑海中搜寻新奇的话题以图引起她的注意。
林黛玉扫了一眼贾宝玉,看着他双眼亮晶晶的望着自己,如同一心讨好主人,希冀能赏下根骨头的小狗,心中轻叹,不过还是硬起心肠,不冷不热的说:“二哥哥说的哪里话,好像我们大家给姨妈并不是真心给姨妈过生日来,而是专门来吃东西来的,这还没开席二哥哥就开始盘算着了。只是二哥哥怎么想是你的事情,可不要拉上我,我可是专门过来做寿的。”
贾宝玉碰了一个不软不硬的钉子,讪讪的笑道:“林妹妹说的是哪的话,我也是来给姨妈做生日的,刚才一说不过是顺便想想而已。那鱼和猪不过新奇难得,瓜和藕倒是难为怎么种出来的,只是纵然东西虽然新奇,味道并没见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一旁的探春看见贾宝玉碰壁,出言解围:“纵然东西再新奇,再大,也不过就是瓜和藕,味道难道还有什么不同?鲟鱼和暹猪咱们这样的人家也不是没吃过,顶多烹调手法不同罢了,可是鱼做不出鸡的味道来。”
探春这么一搭话给了贾宝玉台阶,他立刻借竿子=下坡,忙道:“还是三妹妹说的是,就是这个样子。”
三人转头看戏,不再罗嗦。只是贾宝玉终究是个坐不住的,座位上如同有钉子一般,稍稍安稳了一会儿,在林黛玉这里他不想自讨没趣,又一溜烟的不知道跑到了哪去了。
台上一折《牡丹亭》演的正好,里面扮书生柳梦梅的那个小生的真是风流潇洒,将一边的杜丽娘都比了下去,看戏的这些个人更是不住口的夸赞。贾母带着老花镜在下面也说:“这个扮柳梦梅的小生生的可真是俊美非凡,难怪那杜丽娘看中了她,想要嫁他,唱的也不错,姨妈可知道这是哪个戏班,扮小生的叫什么名字?”
薛姨妈带着几分得意的说:“这个戏班是蟠儿从外面请来的,一应事体都是他操持的,我一点都没有加以过问,恍惚听蟠儿说这个戏班叫什么云升班,至于这个小生的名字真的不清楚,既然老祖宗问我就打发人去问。”
“罢了,罢了,不过随口问问罢了,既然姨妈不知道也就算了,何必特地派人去问,这么麻烦。”贾母赶紧制止,又赞道:“这内外的事情一应安排都很是妥当,听姨妈这么一说全都是蟠儿那孩子操持下来的,虽然是一片孝心,可也看出他真是长大了,有长进,是个好孩子。”
薛姨妈刚才有的没的说的那么一篇子就是为了在人前炫耀一下薛蟠,如今得了贾母的夸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