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2/4 页)
为妙。”因为时机尚未成熟,赵没有向马平林透露同陶峙岳会晤的情况。
接着,赵试探地问道:“你看时局将如何发展呢?”
马平林小心地回答道:“现在外面议论较多。有人认为西北还有很多部队,新疆部队也不少,必要时还可请美国派飞机运送部队和装备来支援,总可以固守若干时日。万一同国民党断绝了联络,还可以像云南唐继尧一样,宣布独立。”
听了马的这番话,赵心中颇感不安,但又不便否定他,所以没有明确表态,只含糊地说道:“现在各方面的困难很多,将来情况变化莫测,还是要慎重考虑。”
末了,赵特别交待了一句:“我们这次谈话的内容一定要保密!”
正当新疆军政当局内部主战派和主和派的斗争愈演愈烈的时候,突然爆发了“莎车事件”。这次事件,对主战派是一个打击,而对主和派的起义则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
事件的经过大致是:驻莎车的国民党骑兵第4 旅旅长唐井然长期克扣军饷,虚报冒领,中饱私囊,弄得军无粮饷被服、马元草料马具。而且,其为人奸诈,性情暴烈,刚愎自用,激起了官兵的强烈不满。该旅第7 团团长洪亚东愤而率兵造反,包围了旅部,要唐井然吐出赃物。唐急电赵锡光求救,声称:“洪亚东叛党叛国,如不军法从事,上行下效,必然酿成大祸。”
同时,赵也收到陶峙岳命其前往莎车处理事件的急电。于是,赵迅速组织了一个加强营,派副团长岳奉恩、副营长周有仁率领,开赴莎车应变。
洪亚东获悉赵派兵来莎车的消息后,急电赵慷慨陈词:“唐旅长屡扣军饷中饱私囊,官兵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弱不禁风,奄奄待毙。职集兵围唐,绝无背叛军人武德之意,仅促其吐赃物为目的。吾虽反唐,坚决拥赵。”
赵在约见洪并视察其所部后,知洪亚东所言不假,作了一番抚慰,并以银元千块、纸币万元分发官兵。接着命唐井然火速离开莎车,以免事态扩大。
“莎车事件”得已平息。
9 月24日晚上,赵锡光连夜召开少校以上军官会议,介绍了“莎车事件”的经过,说明“莎车”式的部队是不堪一击的,暗示驻疆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是很低的,让那些以新疆尚有10万部队而欲同共产党分庭抗礼的人放弃幻想,走和平起义的道路;并严厉地驳斥了主战派破坏和平起义的种种谬论,以震慑军中的主战分子。
“莎车事件”,在客观上打击了主战派,鼓励了主和派,对南疆和平起义的顺利实现,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为了进一步壮大和巩固主和派阵营,帮助和指导主和派更好地与主战派开展斗争,促使新疆和平解放的早日到来。1949年9 月上旬,也就是主和派同主战派斗争最为紧张激烈的时候,中共中央派出特使邓力群辗转来到新疆,具体指导主和派的斗争。
邓力群由苏联进入新疆伊宁,立即同三区临时政府领导人阿合买提江、阿巴索夫等多方接触,一方面了解新疆情况,一方面计划新疆和平解放事宜。同时,开设了“力群”电台,以便随时向党中央报告新疆的有关情况和向新疆主和派传达中央的方针政策。
9 月15日,邓力群从伊宁秘密飞抵迪化,包尔汉、刘孟纯、刘泽荣和屈武亲往机场迎接。为了安全和保密起见,也为了便于做好少数民族人士支持和平起义的工作,包尔汉、刘孟纯、屈武等人将邓力群的住处干脆安排到了包尔汉的家中。邓力群首先会见了包尔汉、陶峙岳、刘孟纯、屈武、刘泽荣、梁客浔等军政方面主和派的代表人物;并代表党中央、毛主席向他们表示慰问,同时详细传达了中共中央对和平解放新疆的热诚态度、宽厚政策以及起义的具体办法;然后向陶峙岳、包尔汉转交了张治中9 月10日给他们二人的电报和9 月11日单独给陶峙岳的电报。
陶峙岳、包尔汉等当即表示接受中共中央提出的八项和平条件,走和平起义的道路。接着,陶峙岳向邓力群面陈了和平解放新疆的具体意见,并报告了军方和平起义的准备情况,包尔汉也向邓力群报告了省政府方面关于和平起义准备工作的进展情况。邓力群对他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给他们以鼓励。此后,其他从事和平起义秘密工作的各界人士也陆续来到包尔汉家,向邓力群汇报情况。邓力群也对他们分别作了工作。
邓力群到达迪化,对新疆主和派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同时,新疆和平起义的各工作,因为可以通过邓力群得到中共中央的直接指示,从而更加有序地开展。陶峙岳、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