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2/4 页)
夫虽目不斜视,却也是欣然受之,偶尔不经意间也会大发慈悲的赏给她一筷子。
老夫人往日里也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未曾瞧见。
这日见小夫妻二人,全程无任何交集,孙媳妇乖乖地用着饭,还一连着用了两碗粥,孙儿却难得只用了一碗,翠柳主动去添时,却见人只微微抿着嘴,冲其摆了摆手,不咸不淡的道了句:“不用了···”
老夫人瞧了,也并不点破。
两夫妻走后,老夫人只皱着眉将早起这满眼悉数唠叨给了方嬷嬷听,方嬷嬷听了却乐呵得双眼眯成了一条缝,笑眯眯的道着:“哎哟,这倒是稀罕了,大少爷这幅模样怕是连老奴我也有十多年未曾瞧见了···”
说着,便又忽而轻叹了一口气,道:“哎,其实大少爷小时候那会儿可招人疼了,可后来···怕是被拘得紧了···”
老夫人闻言,不由挑眉道,“可不是,甭说你,但是连老婆子我也有些年头没瞧过见过了,想当年可不也是个调皮捣蛋的···”
说着,老夫人亦是随着叹了口气。
方嬷嬷见状,瞧了老夫人一眼,便又忙笑着道:“还是这少奶奶能耐大,这么多年老奴也没瞧见哪个能引发大少爷喜怒哀乐的人呢,现如今可不就找到了这么个知冷暖的人了么,往后老夫人您也总算可以少几分忧心了···”
第89章 八十九章
老夫人闻言倒是笑了一下; 不过随即; 却是忽而眯起了眼; 幽幽道了句:“好是好,就是这半年时间都过去了; 按理说那肚里早就该有好消息了才对···”
说着说着; 只皱起了整张老脸。
方嬷嬷坐在了高炕的另一侧; 从盘子里取了一颗洗净的大枣再用帕子又擦拭了一遍,递到了老夫人手中,又从盘子里取了一颗继续擦拭着; 嘴上笑眯眯与老夫人唠嗑道着:“这该来的总会来的; 您瞧瞧少奶奶嫁到侯府不过才半年时间,大少爷便已升了两回官了,许是少奶奶的福泽先保佑大少爷的前程去了,这下一遭准能轮到肚里了···”
老夫人见眼前这老婆子将那“少奶奶”一口一句夸赞; 不由笑骂了几句。
骂过后,听方嬷嬷一言,倒是陷入了短暂的沉思,还别说,自这小秦氏嫁到戚家后; 甭管是凑巧; 还是当真添了福; 这戚家现如今越来越顺当了可不是事实?
想到那二房还有个四年没得半点动静的,相比之下,这还真不算久的; 说不定现如今已经怀上了,也说不准不是?
这般想着,只见老夫人“咔嘣”一声,咬了口大枣。
趁着自个这把老骨头还能够动弹,只盼着早点给她添上个小曾孙瞧上两眼才好啊!
因着上一回去了杨家参宴后,无论是秦玉楼还是裘氏,便是连戚芸,都纷纷结交了一些各自的好友,裘氏日前正忙着替三房长子戚恒挑选媳妇一事,一方面这戚恒已经到了年纪,想要快些替他定好,之前倒是瞧上了个还算上眼的,但是那女孩儿的身份···
可另一方面,只觉得这戚家随着戚修的升迁,往后定会越来越好的,若是再等上一些时日,怕是能够挑到更好些的,为此,一时倒是陷入了两难的局面。
最后还是老夫人道了句:“婚姻之事,本就由天注定,来了便来了,既不可操之过急,也莫要过于挑拣,以免挑来挑去反倒是挑花了眼,家世身家固然要紧,但最为要紧的还得要看女儿家的秉性如何···”
说着,便挑眉小声嘀咕了句:“前头不就有个现成的例子么?”
裘氏闻言却大感意外,老夫人这话似意有所指。
没想到老太太对那侄媳妇竟这般满意。
不过再次往深处想了想,裘氏心中倒也有所顿悟。
这一来,娶妻当娶贤,想当初戚家那般如日中天,这满大京城的高门贵女还不得随着戚家挑,大房荣氏门楣自然不必说,至于这二房么,若非后来崔家倒台,崔氏可不也是个高门贵女?
前头两个倒也与这戚家身份相衬了,反倒是裘家,相比之下,虽富庶一方,但家族常年盘踞在山东,于京城而言,却是算不上显赫了。
听着老夫人这一席话,这般想来,当年老夫人瞧上的怕也是她的性情罢?
或许,正是因着这三个媳妇的性情贤惠,不争不抢,凡事以大局为重,这便是戚家倒台后,这才能够咬牙隐忍十数年而不屹立不倒的缘故罢···
想到这里,裘氏忽而心生敬佩,原本一直有些急躁的心只缓缓地平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