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1/4 页)
飞鸿拍拍梁宽的肩膀,认真地对他说:“我并不反对你出去闯闯,只是担心你这牛脾气,你得改改,否则容易惹祸上身!”
梁宽听飞鸿这么一说,立即追问道:“这么说,师傅同意徒弟出去闯啰?”
“不仅我同意,你师公也不会反对的。” 飞鸿问梁宽:“你打算到哪去?干什么行当?”
见师傅那么爽快,梁宽也变得爽快起来:“香港的一些朋友三番五次邀我去,我想广州这地方学武开武馆的人不少,不如在香港好发展,所以我决定还是到香港去。陆正刚师兄在那边不是干得很不错吗?我想只要自己努力,将来也会闯出一片天地来的。”
香港到广州不算太远,飞鸿可以经常走动。要是梁宽到香港去发展,想回广州也随时可以回来走走。飞鸿认为梁宽选择的地方倒不错,只是和一些什么人在一起,干些什么,他有点不放心。梁宽说具体干什么,还没定下来:“但可以请师傅放心,我梁宽绝不干对不起中国人的事,不干昧良心的事!”
“那就好。你准备什么时候动身赴港?”
梁宽说:“师傅同意了,我再去禀告师公。师傅和师公都同意后,我准备尽快动身。”
飞鸿回到武馆,把梁宽准备去香港发展的事跟麒英说了。麒英还是那句话,对梁宽要好好教诲,尽量少在外逞强好胜招惹是非。麒英说:“他要去闯,我们还能拦住他不让走吗?再说,徒弟总要出师的,也是总要独立门户的。”
“他走之前,请老爸点拨点拨他,行吗?”
麒英说:“忠言逆耳,就不知道他听不听得进去呀!” 飞鸿坚持要麒英开导梁宽。他说:“听不听是他的事,讲不讲是我们的责任。老爸就算我们对他教最后一招吧!”
梁宽走之前,来和麒英打招呼,麒英语重心长地与他谈了半天话。梁宽知道师公苦口婆心完全是为了自己好,耐心听完之后还向师公表示了谢意。过了几天,他来与飞鸿父子辞别,到香港发展去了。
1879年的一天,有个熟人来拜会麒英,闲谈间不知怎的,扯到了飞鸿身上。那位熟人说:“飞鸿今年也不算小了,该有二十三四岁了吧?”麒英回答说:“你的眼睛真准,一看就不离谱。今年飞鸿虚岁正好24岁。”
“说了亲没有?”
问到飞鸿的亲事,麒英像是触到痛处。自己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有时甚至会有一种不祥的预兆。所以他希望飞鸿能早日成个家,早点让他抱孙子。可飞鸿自己呢,似乎并不把这当回事,整天忙于教拳授徒,让麒英一人干着急,却又拿他没办法。
“是不是他自己有了意中人?”
“没见到,也没听说过。飞鸿一心扑在武技上,哪有心思分在这上面。”
那位熟人说:“婚姻大事,自古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既然他自己没有意中人,你做父亲的,何不托人给他说门亲呢!”
麒英说:“我何尝不想,只怕他不同意,到头来反而把事情弄僵了。”
“我看不至于,飞鸿是个挺懂事的小伙子,只要你把自己的身体状况跟他说说,我想他会答应的。忠臣孝子,练武的人大多数属于这种类型。你不妨试试。”
那位熟人走后,麒英反复斟酌他说的话,越想越觉得人家说的有道理。他决定试探一下飞鸿,看他有什么反应。
飞鸿从外面回来,麒英就对他说:“飞鸿呀,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人世间的规律。你今年也岁数不算小了,你看村里小时候与你在一起的林仔、阿牛他们,哪个不是早就当父亲了。你什么时候让我抱孙子呀?”
提到这件事,飞鸿脸就有点红了。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麒英才好,干脆就不说话。麒英以为飞鸿不愿意提及此事,又把自己身体不如从前的话说了一遍。
了解父亲的心思后,飞鸿对麒英说:“我也不是不想成家,如果有合适的姑娘,我也不反对,婚姻大事,还是父亲作主吧!”
那个时代的人在婚姻大事上,走的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条路,飞鸿自然也不例外。当时的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听从“父母之命”是一种孝顺的表现。
既然飞鸿不反对结婚成家,麒英便找人给他物色对象。听说黄飞鸿师傅想成家,许多人争着给他说媒。在众多的对象中,麒英觉得罗家的姑娘比较合适,就去征求飞鸿意见。飞鸿表示相信父亲的眼光,自己又去见过罗姑娘一面,也表示满意,这样双方便订了亲。
罗家姑娘长得文文静静,一看就是个贤妻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