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但是也有一些公认的礼貌原则。在办事的过程中,遵循这些公认的礼貌原则,就会给你办事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1)访问之前,应想好自己开门、关门的方式与动作,尽可能礼貌些
当然,也没有必要太紧张,而表现得太过拘谨,最好是形成好的习惯。古语说得好:〃习惯成自然。〃原则上应不管是以何种方式开门,在打开时,以自己能自由进入的程度为宜,不要太小,也不可太大。
(2)落座时的位置问题
切忌坐在主位上,而应坐在侧面的位子上。因为自己是来办事的,最好坐在靠近房门的位置,也不能离主位太远,适度最宜。坐位与主位的远近,要由自己与顾客的亲疏关系来确定。
(3)人的坐姿也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给对方一个良好的印象,表现出自己的修养,一般宜端正姿势,静静地坐下,以等待对方的接待为好。比如:坐在椅子上,自然大方一些,把双手放在扶手上,不紧不松,力求自然舒服。双脚也不可开得太大,不要右手拿着烟,跷着二郎腿,口里吐着烟雾,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BOOK。
第10节:不卑不亢才能够得到尊重(1)
不卑不亢才能够得到尊重
不卑不亢、充满自信是办事的前提。不卑不亢是自信的表现。一个缺乏自信的人不仅办不成大事、难事,恐怕连小事也很难办好。
不卑,就是不卑躬屈膝。做出一副讨好、巴结的样子,这是有损人格的;不亢,就是不自傲,不以老大自居。盛气凌人,自视比别人高出一筹,必然会引起别人反感。不论找什么人办事,不论对方地位高低,资历深浅,条件优劣,学识深浅,都要奉行不卑不亢,热情谦让的准则。只有不卑不亢才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
褚衰是东晋时有名的大将。有一次,他乘船送客往浙江,夜晚投宿在钱塘县的驿亭中。当时钱塘县令沈充也正好送客过江,来到驿亭。亭吏不知道褚衰的身份,为了接待县令,就把褚衰赶了出来。出门在外就得受委屈,褚衰心里有数,犯不着与亭吏过不去,于是褚衰悄悄卷起行李到江边的牛屋住下。
不久,钱塘潮水涨起,县令沈充观潮来到此处,远远望见牛屋下竟住着人,感到非常惊奇,忙问亭吏是谁。亭吏不敢隐瞒,回答说:〃昨天有一个北方人来投宿,因为老爷驾到,所以把他暂时安置在那儿住。〃
沈充当时微微有些醉意,所以想开个玩笑,他就叫道:〃嗯,北方佬,过来吧!快快报上你的姓名,我可以给你一些饼子吃呢!〃当官的对平民百姓无礼是常事,但如果是宦官侮辱外戚,文官蔑视武将,那就不一样了,一般是会生出风波来的,有时互不相让,甚至一直闹到皇帝那里。
褚衰是有名的大将,受到别人的轻视嘲弄,心里有点不大高兴。他心里想: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下属,瞧瞧这个县令无礼的样子,也难怪会有亭吏这样的恶吏了。生气归生气,他还是彬彬有礼地回答:〃我是河南的褚衰。〃一下子把沈充镇住了。
沈充早就知道褚衰的大名,现在把褚衰得罪了,很希望对方能责备那个该死的亭吏和自己一顿,自己才好趁机下那难堪的台阶。但褚衰站在一旁不开口,根本不提起被驱赶的事情。沈充要鞭挞亭吏也被他制止了。于是沈充只好吩咐杀鸡牢羊,备妥丰富的酒宴款待褚衰,请褚衰赏脸。褚衰也丝毫没有架子,爽快地答应下来了,和知县把酒言欢。大家对于褚衰不卑不亢的风度都赞不绝口。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之所以办不成事,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他们不自信,心理素质不过硬。有的人一见到强大的对手就怯场、自卑,而遇到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又容易骄傲自负。要成办事高手,就要跳出这些心理陷阱,正确地看待自己,做到不卑不亢。在办事的过程中,态度不卑不亢,使人们对你产生与众不同的感觉,从而刮目相看。这样别人才会尊重你,办起事来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左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僖公十五年,秦国和晋国在韩地交战,结果秦军大获全胜,并俘获晋惠公。秦国考虑到将来两国的关系,答应议和,于是晋派阴饴甥前来谈判。
秦伯说:〃晋国意见一致吗?〃阴饴甥答道:〃哪里会一致呢?小人们以失去自己的君主为耻,为自己的亲属伤亡而痛苦,这些人不怕征税修治甲兵的困难而拥立太子圉为国君,声称宁肯屈事戎、狄之国,也一定要报秦国之仇。而君子们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