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第1/4 页)
苏玉妍与沈珂听了,不禁又是对视一笑,各自松了口气。
次日,沈顼便依沈珂的意思下了帖子请张正过府。
这个时候,沈松年夫妇都已经知道了沈琳在京山遇到张正的事了。沈松年送了大女儿沈玮入宫,这些年来自是知道沈玮所受的苦楚,眼下沈家富贵齐天,再无可进,已不必再送沈琳入宫,所以,对于张正,他倒显出几分期待;宋德书虽然心存不甘,但仔细考虑之后,却也没有提出异议。不过,对于张家这样普通的家世,她并不满意,但是,请张正入府相看的主意既是定远侯所出,她也不便反对,只能顺水推舟,以借机行事。
第一卷 290、议亲(下)
暗地里,宋德书则言语隐晦地向沈琳打听张正的情况,沈琳心思通透,自知母亲不满张正并不显赫的家世,情急之下,便有意流露溢美之词,更让宋德书存了戒备之心。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
三月十八晌午时分,张正兄妹应邀前来定远侯府赴约。沈珂带着沈顼亲自出迎,显出十分诚意。
张正似乎料不到沈珂竟亲自在府门迎接他,倒有些受宠若惊,不过,他到底也非寻常少年子弟可比,惊喜之余很快就恢复常态,并没有流露出什么异样。
沈珂在看到张正兄妹的第一眼,便对他们生出好感。张正自不必说了,生得仪表堂堂,且谈吐有致甚有少年俊杰之风采,就连那张嫣,看似天真单纯,却也爽朗活泼,这样的少女做沈琳的小姑子,也令他放心不少。
张正兄妹对沈珂自是充满仰慕之情,谈吐之间倒是处处流露,并不加掩饰。再加上张正张嫣刻意示好,因此宾主之间相处融洽,期间友好亲密的气氛,都在众人的意料之中。
虽然双方都没不曾提到过议亲之类的只字片语,但人人都清楚张正应邀前来拜访的真正意义,所以,作为长辈的宋德书,虽然没有出席少年们的宴席,却也在宴会结束之际来见了张正一面。
当她看到面前这位面目俊朗身材欣长的青年人,倒是微感惊讶。在她初次听说张正也在翰林院做编修时,她脑中便浮现出苏玉修的身影来,她原以为这位张正也跟苏玉修一样,长相并太出色,为人不太圆滑,哪曾想这个张正曾是个人才出众,谈吐有致且又不失圆滑的青年,比那人人夸赞的苏玉修竟还要倍加出色。她随即想到沈松年的嘱咐,便有意无意地放下心中成见。把那一片存心挑衅的心思给抛了去,取而代之的则是亲切和善的态度。
张正入府之前,也曾听闻过沈琳的母亲是位苛刻古板的夫人,因此也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哪知初见之下,见这位夫人不仅生得貌美端庄,待人也还亲切和善,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就在这种双方都大出意料下的见面,彼此自然都好感倍增,因此都给双方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如此一来。自然相谈甚欢。
沈琳看到母亲对张正和善亲切,一改平日里那副肃然的面孔,心中自然暗自欣喜。
苏玉妍与沈珂相陪在侧,自然也看清了宋德书的心态。当下对视一眼,交换了一个会心的笑容。
这一番会晤,可谓是宾主尽欢。
次日,张嫣也向沈琳下了帖子,邀请她前往张府。
苏玉妍自知定是张正已正式向其父母提及此事,由此才有了张嫣的请柬。此次邀请,名为闺叙,实则为张氏父母相看沈琳。
宋德书显然也对此事十分上心,还特意召了苏玉妍前去相商。婆媳两人与沈琳说了近半个时辰。又提醒她各项需要注意的细节,这才放她去了。
傍晚时分,沈琳回府,张正亲自送至府门,正遇上沈松年从司衙回府,便邀请他入内小坐一会,又适逢定远侯从怀远堂出来看见张正,便又留他说了好半晌的话。直到幕色降临。张正才起身告辞。
沈琳一回来,宋德书便仔细询问,得知张正的父母都是忠厚亲和之人。自是十分满意。
自此,议亲的事,便被提上日程。
不日,京都有名的刘媒婆便正式拜访定远侯府,郑重为张正提亲。定远侯府并不是刻板之人,又有沈珂先前之言,自是十分欢喜,当下便欣然应允;沈松年作为慈父,只要女儿自己愿意,他也不会加以反对;苏玉妍与沈珂夫妇更是十分高兴,暗自庆幸能有这样的结局;唯有宋德书,虽然对张正很满意,但心里始终存着一个疙瘩,本欲有意挑剔,但见合家老小个个都面露喜色,她也不便再鸡蛋里面挑骨头了,唯有顺着大家的意愿应允下这门亲事。
经过繁复而又古板的议亲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