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部分(第1/4 页)
盛宣怀应付科举考试不是很入门,但是日常公牍还是很能应付的,当年在他父亲的衙署内就曾协助老人家处理过事情。他办事机灵,是个干才,来到李鸿章的麾下不负厚望,吃苦耐劳,精明练达,克勤克俭,很快获得李鸿章的好感。初派委府内文案兼充营务处会办,是秘书、兼总务处副处长的角色,直接对李鸿章负责。
李鸿章给派到安徽,任职安庆知府,府内所辖,正有安庆造船厂,他很知道皇帝对于安庆造船厂的重视,故而上任之后,不辞辛劳,建造轮船之外,多与各国往来中华的商人商谈购船之事,虽然多不得毕其事,但也给皇帝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这之中,盛宣怀出力匪浅。
若是按照道光年间的规矩,以盛宣怀的家财、在李鸿章幕中多年经营,捐上一个候补道,不能算很困难,但咸丰之后,捐纳之门早已经关闭,根本走不通,所以,盛宣怀只好仍旧做他的府内文案,兼造船厂营务处的差事。后来成立海军学院,李鸿章举荐他到学院中,做了学院营务处总办。
从咸丰十七年之后,闽、浙、粤等省筹办海军的呼声越来越高,李鸿章等人几次上条陈,奈何皇帝始终不肯答应,却从来不曾明说缘故,弄得各省官员疑窦丛生,却又无从发问。
这一次皇帝东巡,阅看海军建设之事,盛宣怀以学院营务处总办,同时也是大沽、旅顺、烟台等地海防军中所用炮舰兵船制造一方的总办大臣之身,随同东巡了。
以他的品秩,根本到不得御前,只好随众而行,不过盛宣怀脑子非常好,加以有李鸿章数年来的多番上下打点,给了他一封书信,以接近皇帝身边的总管太监杨三,于是在旅顺事毕,航向烟台途中,盛宣怀便尽量找机会跟杨三接近。他们素有交往,而直接见面的机会不多,加以杨三是皇帝身边很重要的太监,几乎寸步不离左右。遇到皇帝要休息时,便避入护卫起坐的房舱,大小官员想要单独见他一面,真个难如登天。
然而,盛宣怀亦不是没有收获。杨三虽见不着面,却跟他随带的苏拉打上了交道。这个苏拉名叫瑞锦山,其实是杨三的耳目。当然,为人很厉害,是不消说得的。
因此,盛宣怀拉关系套近乎的用意,在他洞若观火,好在他的身分比他主人差得太多,无人注目,所以不妨就势借势,跟盛宣怀接近。然而,有其主,必有其仆,在盛宣怀面前,他亦不敢平起平坐,并且口口声声盛大人,盛大人,叫得恭敬而亲热。
头一次是结识,彼此都不便深谈,不过周旋尽礼而已,但从旅顺回到天津,情形就不同了。因为皇帝此行,还要在天津要查阅炮台,看操看学堂,一共有五天的勾留,不但时间从容,而且盛宣怀在天津有公馆,招邀到私寓欢叙,便可以避人耳目,无话不谈了。
那天是由盛宣怀口头邀约到家吃晚饭。可是过午不久,便派车将瑞锦山接了来。主客都是便衣,又是在起坐的花厅中相见,因而少了许多拘束,由此行的见闻谈起,很快地谈到了杨三。
“锦山,”盛宣怀很亲切地喊着名字,是那种旧友重逢的语气,“你跟杨总管几年了?”
“四年。”
“四年?那是……杨总管到皇上身边不久,你就跟他了。难怪他拿你当亲信。”
“也不敢说是杨总管的亲信。不过,有什么事,他总是对我说就是。”
“这样说,你也天天进宫?”
“是的。”
“那么,皇上也是天天见的罗?”
这些地方,就见得瑞锦山有分寸,不敢瞎吹:“我们那到得了万岁爷跟前?”他说,“就是有顶戴的人,不奉呼唤,也不敢走过去呀”
“说得是”盛宣怀用关切的声音说:“皇上就相信杨总管一个,不定什么时候召唤,从早到晚侍候在那里,真要有龙马精神才对付得下来。”
“是不要说总管,就是我们,也够受的。”瑞锦山说,“御药房倒多的是补药,不过性子热,也不敢乱吃。”。
第9节船抵烟台(1)
第9节船抵烟台
肃顺为六福求情,给皇帝迎头训斥了一番,吓的不敢再进言,但想一想,自己几次受六福请托,不求能够回到御前做总管太监,只愿回到北京,即便是在养心门内做一个小小的苏拉呢?岂不是也好过在关外日夜受寒风吹袭之苦吗?他当初也是看六福可怜,心中一热便答应了下来,本来想着以自己的帝眷,这样的事情不过是一句话就可以解决,不料事情会变成这样?连带着自己也跟着受连累?以为这样的缘故,肃顺跟随皇帝南下的一路,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