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2/4 页)
就不陪你玩了。所以王扬不打算再拍DV电影,他看准了胶片电影。
那么拍胶片电影的话,大制作的商业大片?也不适合他。首先商业大片要烧钱,越舍得烧,越不顾忌地烧,导演才能出拍出好片,如果为了成本缩手缩脚,只会造成那部电影“不过瘾”的情况出现,观众不过瘾,心情并非意犹未尽,想再看一遍;而是觉得郁闷,浪费时间,他们会毫不留情地把骂声送给那部电影。
在资金方面他不够,但更重要的是他太缺乏实际拍摄的经验,他不会白痴到以为自己用DV拍出《鬼影实录》,就可以轻松地玩转这个世界,搞定所有一切了。
拍一部正规电影,在拍摄开始之前,就要完成剧组的组建,包括人员的聘请、演员的试镜、还有拍摄场地的联系等等。
虽然这些工作很多交给制片人来做就行,但他想要成为一个制片人,制作一部电影就是包括这些工作的,他想要体验;另外,他不希望被什么制片人来对自己指手画脚,他拍电影,喜欢怎么拍就怎么拍,不需要受别人的摆布,这就是独立电影的精神,他爱这个。
而在本职的导演工作上,拍摄电影,一定会跟各种电影制作器材打交道,包括摄影器材、灯光器材、录音器材等等;还要指挥着一百几十人的整个剧组,保证剧组可以正常运作。
无论是制片人还是导演的工作,他的经验都是接近为零,几乎就是一个十足的门外汉,他要先走进那扇门里,但如果一进去就是一部大投入大制作的电影,他很可能就会搞砸。
商业大片暂时不适合他,那么来一部没什么特效,没什么后期制作的剧情片?请一些大明星飙戏?问题来了,什么演技高超的大明星会加盟一个18岁导演的剧情片?
没错,他现在成功了,他现在风光无限,很多媒体说他是什么“超新星”、什么“前途无量”;但事实就是,连狮门公司也觉得他只是一个幸运儿而已,乔恩-菲尔蒂梅尔前几天跟他说过了:“扬,我们公司有意拍摄《灵动-鬼影实录》的续集,我们大概会支付你一百万的版权费,你先考虑一下,公司还没有立项。另外,续集的导演不会是你。”
王扬知道乔恩当时还有句话想说,那就是“我觉得你还是先回南加大读书吧!”
这没什么出奇的,看看《女巫布莱尔》的三位年轻主创人吧。在脑子里的资料显示,那三个年轻人当时也是震惊全美,由于他们是“主流人种”,媒体对他们的追捧比起现在要疯狂多了,他们不但到处接受访谈,两位只有30岁和35岁的导演艾德瓦尔多-桑切斯和丹尼尔-麦里克登,还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一时间成为了全美的宠儿。
但是后来他们怎么了?前途无量了吗?没有,不但没有,他们简直就是一事无成。
在《女巫布莱尔》获得成功之后,首先的两年里,他们所有的精力都用来和艺匠公司打官司,2000年上映的《女巫布莱尔2》和他们没有半点关系,续集版权早就在一开始打包卖给艺匠了。后来官司打赢了,两位导演想要拍摄一部喜剧片,但投资方却坚决要他们接着拍恐怖片,他们不从,又不乐意自己投资,最终拍摄计划胎死腹中。
又过了几年,两位导演陆续开始拍新电影,但是都以票房失败告终。最后,没有人记得这两个上过《时代周刊》封面的年轻人,没有人记得当年媒体对他们的赞扬,他们的名字随着时间而消逝。
当你成功了,你从茧中破出,向世人展现着你的美丽,每个人都在赞叹你,你以为自己拥有了全世界;但是你如果认不清自身的情况,你就会迷失,你就会越飞越远,最终找不到归家的路,然后累死地倒下,被人捡起来,合在一本书里做成标本。偶尔书会被翻开,看书的人会说,哇,这真是一只漂亮的蝴蝶,它以前飞舞的时候一定很美!然后书被合上,你什么都不是。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世界上美丽的蝴蝶太多了,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他现在只是其中飞得比较高的一只而已,如果没有自知之明,他不会比《女巫布莱尔》的导演好得到哪里去。
还是要选择一些低成本、低技术难度的电影,先让自己熟悉制作电影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么拍什么片呢?他没什么主意,但倾向于校园喜剧之类的。
为什么不拍恐怖片?对于恐怖片,他多少缺乏激情和冲动,他向来就很怕看恐怖片,在拍摄《鬼影实录》的时候还每晚做恶梦,半夜吓醒的滋味很不好受;另外,他想继续和瑞秋、扎卡里合作,也想让杰西卡出演他的电影,他知道杰西卡一直就期盼着这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