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部分(第2/4 页)
好的”?
约瑟夫教授似乎没听明白领头这位白人男孩的话,转头询问道。
“这”!
白人男孩听到约瑟夫的问题,顿时有些恼火,约瑟夫教授今天是怎么了?故作不知还是真听不懂?难道要大家说出来,不想让这个新来的家伙抢了大家风头?
这样岂不是说明了大家心眼小?
白人男孩有些为难,实话实说的话那就得罪自己的同学们,只好拐弯抹角的组织言辞道:“教授,你看大家为了这一场交响乐,准备了这么久,都盼着在这场慈善义演上面好好的表现表现,你看。。。。。。”!
“这一点我当然知道,所以等会就看你们的了”,约瑟夫教授打断了白人男孩的话,拍拍对方的肩膀说到。
郁闷!
白人男孩此时只有这样一个感受,他终于也明白约瑟夫教授不是不懂他们的心思,但是还是决定让那位华国杨待会进行独奏,所以才在这里插科打诨,故意装作不知道大家的想法。
因此,想明白这一点的白人男孩忍无可忍,于是也就不准备拐弯抹角,直接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教授,我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对这位华国杨不满,凭什么我们辛辛苦苦排练了这么久,都只能演奏集体交响曲,而这个家伙一来就可以进行独奏,这好像对我们很不公平吧”?
白人男孩愤怒的话,让后面那些抱着乐器的同学也深有同感的点点头,凭什么风头让这个家伙出?
见到大家群情激奋,给罗杨带路的玛莎小心的离远了一点,给罗杨丢了一个眼色,示意她开始说的没错吧,罗杨有些无语的摸摸鼻子,这都是什么事情。
不过罗杨还是有些明白约瑟夫教授心里的想法,今天既然是慈善义演,那么说明来到现场的人都是非富即贵,都是有身份的人,约瑟夫教授让罗杨独奏,除了让大家看一看《蓝色多瑙河》的原作者以外,也是想让大家知道,罗杨是他挖到茱莉亚音乐学院的,颇有些对这些上层人士显耀自己慧眼识珠的感觉。
虽然有些无语约瑟夫教授为了自己的算盘把自己推出来和学生顶上了,但是谁没有一点私心和虚荣心?这些同学就怎么还看不明白这一点?
这种情况之下,罗杨也不好开口说话,不管独奏与否都会得罪一方人,罗杨还是准备静观其变。
听到这位白人男孩直白的把想说的话说出来,同学们纷纷附和,约瑟夫教授脸上也露出很不高兴的神色,指着这位领头的白人男孩说到:“格里芬,你这是在指责我么”?
“是的,教授,我们不明白为什么,希望教授能给我一个解释”!
领头的白人男孩格里芬见话已经说出来了,也就执拗的点头承认了。
“不明白?那我就告诉你们为什么,你们确实都是音乐方面的天才,但是进入了茱莉亚学院之后,你们自己说说,一个个是不是骄傲自满,总觉得自己是天才,目中无人,你们自己说说,到学院学习了这么久?除了拾取前人牙慧,你们有没有想过要创新,要自己写出经典的曲目?而我安排罗杨去独奏,那是因为《蓝色多瑙河》注定是一首会流芳百世的钢琴曲,我不想这首钢琴曲被埋没,这个解释你们能明白吗”?
约瑟夫教授此时的语气凛然,话语间很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严厉的训斥让那些学生都羞愧的低下了头,就连罗杨都有些诧异,难道这才是约瑟夫教授的真意?开始是自己误会这位教授了?
或许真的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吧,看着约瑟夫教授那一张正气凛然的脸,罗杨有些羞愧,自从执掌了几个公司以来,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之下,罗杨开始习惯于推敲别人话里的意思,那段纯洁的岁月,再也回不去了。
“也许只是这位华国杨一时灵感而已,虽然我们也承认《蓝色多瑙河》确实很经典,很优秀,但是这位华国杨敢保证以后能继续创作出这样优秀的作品么?如果这位华国杨敢保证等会上台独奏一首和《蓝色多瑙河》一样优秀的原创古典乐,我们绝对不会在说什么”,听到约瑟夫教授的教训,白人男孩格里芬有些羞恼,开始胡搅蛮缠起来。
听到格里芬的话,众多人都有些不好意思,觉得格里芬这话说的太没道理了,别人就算一时灵感创作出这样优秀的作品,那也是建立在个人深厚的音乐底蕴上面,不然你让一位农民来试试,就算在有灵感,也写不出来。
而《蓝色多瑙河》本身已经足够优秀,甚至可以说流芳百世都不是什么难事,只是现在还没流传开而已,要这位华国杨重新创作一首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