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页)
东说了,见了比自己兵龄长的都要叫班长,李建设犹豫再三,还是开了口,打破了一路上的沉寂,“班长。”
军人开口了,“什么事。”显得很和气。
李建设,“我们这是去那?”
军人,“师部农场。”
是不是听错了,去师部农场做什么?李建设想了很多种可能,就是没有想到自己的目的地会是师部农场,“班长,是不是搞错了?”他满怀希望里问了句。
军人,“没有啊,我接到任务就是送你去农场。”
李建设有点头晕,是中暑了吗?绝对不是,他是失望后产生了绝望的念头,这真是个天大的笑话,以后还有面见人吗?还有脸回去见爸妈吗?
吉普不知道什么时候到的师部农场,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一排旧房子,很旧了,门前种着一排白杨树,有碗口粗,还挂着一幅旧的红横幅,上面写着,“热烈欢迎新战友”几个大字,字写在旧报纸上的,然后在用桨糊沾贴在横幅上,下面一字排开站着四个人,手里拿着厨房里的锅勺之类,很显然是没有锣鼓之类的器乐,把这些东西用来临时客窜一下,增加一点气氛。
当吉普缓缓驶入的时候,一个可能是班长的军人双手一挥,马上响起了“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看这架姿,肯定事先都演习了好多次了。
车停下了,李建设跳下了车,用眼朝四周观察了这里的环境,班长成东说了,到那都要先观察周围敌情,看来李建设把成东班长的教的东西都铭记在心了。
营房左侧是两排低矮的猪舍,营房前全是绿油油的庄稼地,这地真平啊,平得跟那镜面似的,一眼都望不到头,营房背靠着一座山,山虽不高,但在这平原上就显得很突出了。
李建设正在出神,一个声音打断了他。
送他过来的军人跟那班长模样的军人打着招呼,“吴班长,人给你送来了,我算交差了。”看来他们是熟人。
班长模样的军人忙答道,“行,交给我吧,你放心好了。”
军人,“那我走了。”
吴班长,“吃了饭在走吧。”
军人,“不了,还有事。”
吴班长,“那怎么行呢,怎么说也得喝口水再走吧。”
军人,“真有事,对了,这是你们的信。”原来这地方的信件都是固定的时间由师里送过来。
李建设看见吉普走了,车屁股后面扬起好大的土,突然有了一种受到委曲的感觉,鼻子酸酸的,如果没有人,肯定哭了。
吴班长的喝斥声打断了他,“你这帮熊兵,该知道干什么不?昨晚班务会上没有给你们讲吗?”说完用眼神瞅着三个兵。
另外三个兵正伸长脖子望着吴班长手里的信,被吴班长这一骂,都显得有些尴尬,忙不跌地回答,“知道。”
吴班长,“知道还不动手,还要我教是不?”
三个兵忙过来帮李建设拧东西,李建设一想,那能让这些老兵帮自己拧东西啊,忙说,“班长,我自己来。”
吴班长,“你就别跟他们客气了,以后都是自己人。”
李建设感觉这样还是不好。
三个兵嘻皮笑脸学着吴班长的口气,“自己人,让我们来吧。”
三个兵最后是连拉带拽地把李建设的东西接了过去,一溜烟进了营房,看来吴班长在这三个兵中百分之百的有威信。
平时里很少见到生人的农场今天热闹起来,为了表示对这个李建设这个新兵表示欢迎,班里还专门举行了一个虽小,但别开生面的欢迎会。
吴班长一口的四川口音,“今天新同志来了,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吴希望,是你们的班长,也是这个农场最高首长加领导,新同志你以后有什么事可以直接向我请示……”
李建设知道了吴班长是四川人,听说还和一个著名的英雄是同乡,长得黑黑的,五官还算端正,个头不是很高,一米七的样子,这在四川人中已算不错的身高了。
班里一一做了自我介绍。
班副叫王昌贵,山东人,生得高高大大,不过很厚道,很典型的山东大汉。
一个老兵叫孟河,云南人,黑油油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大家习惯叫老孟。
另一个叫管雨,叫起来跟三国的红面关二爷差不多,所以班里的人干脆叫他管二爷,他也乐意这个雅号,自我感觉还真不错。
最后才轮到李建设这新兵发言,“班长们好……。”刚说了第一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