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2/4 页)
,他现在在哪里?”
听说是袁立方的同学李达,伯母仿佛见了亲人,满面堆笑,热情应酬,并告诉道:“你来得真是时候,他现在正使气呢,你得开导开导他呀!”
“使气?有什么事想不开吗?”
“唉,说来话长,还不是为了养什么猪啊鸡的,这下可好,弄得连饭都吃不起了,你说这日子咋过?”
说着,伯母就大声的吼道:“袁立方,还不起来?你看谁来了?”
袁立方已经听出了是李达的声音,喜出望外的苦笑着走了出来。
李达连忙招呼道:“看来你的福气不浅啊,这么好的天气还在睡觉?”
袁立方摇了摇头,长叹一声:“老同学怎么能这样蹊落我呢?我是个在光天化日之下睡懒觉的人吗?”
“那你还使个什么性子?”
“唉,不好意思啊,老同学,既然你不嫌弃我家贫如洗,现在就给你透底了,你知道我这几年在干啥吗?”
“不会白无聊奈吧?”
“那倒不至于,不过,也算得上白聊无奈。自从帮你三叔带工人受伤而归后,我就觉得矿山上的活儿没求得搞头,索性到了天津,在一家养鸡场打了他妈三年工,打工并不是为了挣多少钱,其主要目的就为了学到养鸡的技术,所以,别的养鸡场每个月给三百五十元的工资我不去,但那家养鸡场仅给两百元我却坚持了下来,以为通过三年的学习掌握了全套养殖的技术,便回到家里办了个养鸡场。鸡场倒是办起来了,但没有一分钱的流动资金,所以,只好小打小闹,从几十个鸡蛋起家,当年就发展到百多只。再把这些鸡全部变卖,从四面八方收回两千枚鸡蛋,以为就可以大有作为了。哪想到,孵化出来的小鸡却不争气,一个一个死求得干干净净的。我总是不服气,自己的技术没有问题呀,天津那么大的养鸡场,几万只鸡的生命安全就掌握在我一人的手里,从来没出过事,可这么区区千把只鸡却乌乎哀哉了,你说奇怪不奇怪?又查遍所有资料,还是没找出具体原因。后来,经过再三分析,结果是因为鸡蛋来自不同的地方,相互感染了病菌所致。虽然把原因找到了,但再也没法起本。于是,我把仅有的两头胚子猪用来换回几头母猪,心想,养鸡不成,又来养猪试试看。可是,猪这东西必须要有好的圈舍,但我没有钱修上坚实的猪圈,几头猪一不留神就会跑到人家的庄稼地里践踏一番。人家几次三番的打招呼,可我就是没有办法。这下可好,在一天夜里,几头猪又跑了出来,这回就没那么幸运了,人家在地里放了毒药,几头猪还以为找到了好饮食,结果全都死得硬梆梆的。你想啊,眼看着就要产仔猪了,却遭遇这样的不测,害人不害人呢?派出所虽然把案子给破了,可那家放毒药的人却是他妈个单身的哑吧,我是哭都哭不出来呀,就这样断了我的财路,你说现在咋个整呢?”
李达听后,也不知该怎么办,只好安慰道:“这件事你别急,等我考虑考虑,过几天再想办法。”
回到小镇,李达到派出所和镇政府,通过调查核实,果然有这么回事。再一核实,袁立方确实具备养鸡的技术水平和条件,想到他的艰难处境和为人品德,李达决定出手相助,当天就再次深入其家,建议和帮助他重新规划了养鸡方案,并私人资助他两千元。有了这两千元,袁立方说:“先买五百枚鸡蛋,再留一部分钱用来买饲料和药品,应当能够起本了。”
李达说:“只要有了基础,再稳扎稳打,是能够见成效的。如果你抓住了这次机会,不再出现闪失,需要扩大规模的话,到时候再想办法!” 。。
78。害人的腊肉(1)
转眼间就到了初冬时节,冷空气裹挟着寒潮和阴云,从大山的垭口呼啸而来,它带着清晨的冰霜,带着傍晚的冷风,带着鹅毛般的大雪,把大巴山抹出另一番色彩,连那些敢于在秋风瑟缩中光着身子睡觉的懒婆娘们,也加上了秋衫,把胸前那两坨浪来浪去的茄紫似的玩意儿收进布口袋里,可它们还是一荡一荡的,像是很不习惯被束缚和包裹,巴不得马上拱出来,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
这个季节,对于广阔的农村来说,说淡不淡,说忙不忙,人们都趁着庄稼收割后,不想再拿土地出气,各找各的事做。要是在以往的岁月里,就没有这样悠闲自在了,至少农人们还要想方设法多挖几锄土地,多种几株油菜小麦什么的,可现在不同了,他们看淡了这些只能裹腹的杂粮,耕种土地真她妈的不划算,忙到一年到头,整不出几个现米米来。所以,人人都在算帐,都想利用这个机会,或外出打长工,或就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