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第2/4 页)
笑道。“要想快速占据异族的土地,最快的法子就是杀戮,这一次的西征已经是得到了验证。”
段秀实苦笑摇头:“这般杀戮,只怕会在朝堂之上惹起是非。将军,你已功高盖主,赏无可赏了,这个时候合当爱惜羽毛,明哲保身。这般锋芒毕露,将来只怕是没有好处。”
马璘呵呵一笑道:“大不了隐姓埋名当一个游侠儿罢了!将来不管谁来掌管河中之地,有你我今日打下的基础,应该也会容易一些,领着我大唐百姓站稳脚跟是没有问题的。”
段秀实点赞叹道:“将军真豪杰也。视富贵如粪土,能够轻易舍弃这么多东西,天下间已是没几个人能做到了。”
“成公何时也学会说奉承话了。”马璘笑道,段秀实能说这样的话,他的心里颇为受用,“成公既然已经恢复。便该重新理事。这次我手刃大食国王,从大食王都带回了大量的财富。报捷奏章须成公书写,财富的入库处置都需要仰仗成公。”
段秀实脸上露出喜色,他其实已经恢复很久了,一直被关在这里不得外出,他也是名利场中人,哪里受得了这个,如今可以重新理事,自是极为高兴。
马璘开始向这位心腹幕僚详细讲述此次西征的情形,段秀实一边听着一边快速的在纸上记下大略。他未曾去过大食国中,对于沿途路线毫无了解,在马璘的讲述之下对照地图才知道个大概,不过一份报捷奏章却是很快就写了出来。
听说马璘与一个粟特女子重逢,还有了一个孩子,段君子显得十分不然。不过这是私事,马璘虽然是尊重段君子,这件事上却不至于听他的意见。
马璘讲述完毕,段秀实把奏章拿给马璘看,马璘点了点头,极为满意。
天子给他以自行决定和战之权,这是天大的信任,这种信任必须要靠源源不断的胜利来维持。而一份好的报捷奏章,甚至要比胜利本身还要重要。
把段君子府邸内的亲兵撤走,段秀实重新成为了马璘的都虞候,马璘也向他了解了一下移民的事情。
木鹿距离捕喝超过千里,段秀实被禁足这么久,也只知道个大略。总的来说就是河中八军已经陆续到达,已经被安置了下去,由于马璘出征时没有确定地点,地点乃是捕喝城中的幕僚们集体商定的。
至于别的细节,段秀实并不清楚。
那些幕僚们都是一些胥吏,应该不至于出大的纰漏。马璘放下心来,在木鹿城内歇息两日,便带着安西新军全军离开了木鹿城,浩浩荡荡的开往捕喝城。
从木鹿城直到捕喝,如今都是大唐的势力范围,沿途设置了完备的烽燧马铺,到了乌浒水边,便有人迎了上来。
……
乌浒水边,当日击杀呼罗珊总督哈吉德和十几万波斯青壮的战场之上,出现了一座崭新的城市。这一座城市的名字,叫做蓝田镇。
河中八军之中,蓝田军最先出发,是以最先到达,被捕喝城主事的马璘的幕僚们安置到了这一带。
这一座小城方圆数里,紧靠乌浒水,完全按照中原城池的样式打造,瓮城马面一应俱全,既是城市也是军营。
蓝田军虽以百姓为主,却是实实在在的有名号的军队。马璘这个主帅没有归来,蓝田军使暂时空缺,暂时主持其事的乃是军中地位最高的都虞候杜甫。
早在马璘带着大军入河中之前,这一带的波斯人早就被李嗣业杀光了,留下了大量肥沃的田地,足够蓝田军数万百姓之用。蓝田军到达这里之后,杜甫先是修建了这一座小城,然后就在城外丈量土地进行分配,每一家贫户都是足量得到了承诺的口分田和永业田。得到了土地之后,百姓们对于大奸贼马璘的怨恨也慢慢的少了不少。
毕竟大奸贼说得不错,河畔的这些土地极为肥沃,当真是肥得流油。均田制在关中早已崩坏,不然何至于租庸调也交不出,如今当真的到了大片的田地,只要辛苦一些,自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蓝田镇之外沿着河谷,大量的军屯点正在修筑,主要就是建设房屋,现在已经是冬天,伺弄田地是不成的,先把房子建起来,挨过了这个冬天,明年开春撒下种子,不怕没有好收成。
汉民安土重迁,却也随遇而安,贫民们对于生活并没有过高的要求,吃饱穿暖便是最大的理想。如今乡井已在万里之遥,肥沃的土地却切切实实的握在了手里,生活里有了曙光,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至于那些死于路上的家人,只能是在心里纪念了。
镇外胡杨林间新开辟的校场之上,两三千名遴选出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