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2/4 页)
来了吧。和杨家的婚约解除之后,去高家提亲的事情一定要提早进行,可不能再出什么意外。”马璘心中想着。
……
如今的马家田庄各个作坊,正在全力供应安西军的军需,其他的生意大多都暂时放在了一边。有了长安城将作监那些巧匠们的加入,正在全力生产的钢制骑弩产量提升很快,每天都能造出三十多把。按照这个速度,到了明年出兵之时安西新军健儿基本上能够人手一把了。
这种骑弩胜在轻便,射程也是不错,纯钢制作的弩箭保证了足够的威力,等到全部装备完毕之后,便是安西新军面对敌人时最后的一道防线。等到这种骑弩完全装备后,原先的弩阵之中的老式弩箭除了威力惊人的八牛弩和伏远弩之外基本都要淘汰了。
更为强悍的元戎弩正在李岫的改造之中,马璘也去李岫单独的作坊里去看了一下,其实已经可以说是改造完成了。重量已经达到了原先预定的五斤以下,射程也是足够,不过李岫却不甘罢休,说已经确定可以让元戎弩的重量减到三斤以下射程还能略有增长,不愿就此定型量产。
当初约定两个月为期,现在还刚过一个月的时间。李岫这一个月都住在作坊里,浑身脏兮兮的,胡子长了老长,头发也是蓬乱不堪。马璘见他这个样子哪能不依,只好是由他去了。
李岫的本事,马璘已经彻底信服。元戎弩一旦大量生产形成战力,不仅有着硬弩的射程和威力,还有着超过弓箭的发射速度,将会成为安西军仅次于八牛弩的恐怖武器。
有了这种东西,安西汉军人数少的劣势将会不再是个问题,即便是不那么强壮的战士,靠着这种利器也可轻松杀敌。
第一百一十章元戎弩成
今日第三更,兄弟们多多支持,谢谢了。
……
天宝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随驾华清宫的一代权相李林甫撒手人寰。天子追赠李林甫为太尉、扬州大都督,可谓是备极哀荣。数日之后,杨国忠便正式拜相,登上了大唐权力的巅峰。
长安城内,上至公卿下至黔首,都明白朝堂之上免不了一番风云激荡。一代权相李林甫当政十九年,终究是敌不过时间,这两年李杨相争已经摆到了明面之上,如今杨国忠为相,不对李林甫的势力展开清洗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杨国忠为相不过数日,有使者从安西风尘仆仆赶来。安西节度使王正见死于任上的消息,终于是传到了长安城内。
朝堂上没了李林甫,杨国忠独揽朝纲,一时间竟然是少了许多争论,处理事务快捷了不少。关于安西大都护府的人事安排,在三天之内便有了结果。
死于任上的老将王正见身后自是自有追赠,空下来的安西副大都护、安西节度使由扶风郡侯马璘就地接任。另外安西军将作营正监李岫乃李林甫的长子,必须立刻离开安西回长安奔丧。
三日之后,中官便带着圣旨出了安远门,一路马不停蹄,居然是在一个月之内就赶到了安西。
中官到安西之时,正是天宝十一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和原来的历史上封常清接替王正见主边安西是同一天。
一切都是在按照原本的轨迹进行着,安西发生的小小改变终究没有影响到天下的大势。
马璘心中感慨着。看着来传旨的中官,心中感觉像吃了苍蝇一般,脸上却不得不笑脸相迎。
“仁杰。恭喜恭喜!碛西天高地阔,非仁杰这样的英雄不能守之。天子委仁杰持节安西,碛西从此无忧也!”边令诚念完圣旨,一脸和善的笑意,就好像之前摆了马璘一道的不是他一般。
心里厌烦这个家伙,可毕竟大家都是场面上的人,也不好直接撕破面皮。马璘也只能是笑了笑。接受了监门将军边令诚的祝贺。
边令诚如今攀附上了杨国忠,来到此地便是杨国忠的耳目,眼下杨国忠权势熏天。马璘也不愿得罪杨氏。不为别的,只为这安西军主将的位置。他为了安西军踏足河中筹备了许久,兵发羌塘占据象雄故地作为一个立足点这一步很快就要开始了,若是不能保住安西都护的位置。之前一切的努力都是白做了。
“朝堂之上。也有人认为仁杰你年纪尚轻,不宜为方面之主,这次是杨公力排众议,天子这才下了决心。毕竟是翁婿情深,仁杰将来回了长安,一定要好好感谢杨公才是啊。”边令诚呵呵笑道。
马璘笑着点头称是。
边令诚并没有带来杨氏女的死讯,那就是说杨氏女还活得好端端的。虽然除掉杨氏女是马璘的计划,然而知道杨氏女并没有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