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你是星娃,我是星空(第1/2 页)
交流从来不是单向的,有来有往,互惠互利,才能持续下去,形成稳定的双向合作。
从方舟来学习的第一个月开始,在训练之外,就在跟唐氏康复中心商谈合作事宜,除了他们派医生过来学习和培训之外,也希望唐氏能够派人过去交流一段时间,帮他们培训出更多能够引导和训练自闭症患者的导师。
毕竟,派人来香港学习的费用太高,而内地在自闭症患儿康复训练导师上的需求缺口又太大,一个两个还可以,大批量的培训就只能在本地进行,而不可能都送来这边。
齐思悦也是看到这一点,才决定自己做。
有需求就有市场,更关键的是,她自己也是刚需中的一员。
在这里培训了快两个月,她已经将康复中心的管理模式和训练方法摸得一清二楚,跟着方舟一起参加的培训课程,她比方舟梗用心用功,因为除了训练导师行为分析师的课程之外,她还要研究康复中心的管理和运作模式,那些患儿家长的经济和心理状况……做营销出身的人,市调总是所有行动的第一步。
她已经意识到,康复训练并不仅仅是这两三年的事。
经过康复训练的孩子的确能提高学习和沟通能力,甚至可以在普通学校就读,但这样并不等于他们就能跟普通人一样学习和生活,无论是成长的过程,还是未来的就业,对他们而言,都要比普通人困难千百倍。
唐氏康复中心能帮他们走出的,只是第一步。
而她要做的,是陪伴安然更长久的时光里,让他能够有更多机会学习和成长,不为世人眼光而苦,不为生活艰难而苦……因为父母不光是会替他遮风挡雨,还会培养他成为自立自足的参天大树。
这个世界,钱不是万能的,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很老套,很烂俗的话,却是人间真实。
她做任何一件事的时候,从来不会只跟着别人的要求去做,哪怕是在为儿子求医的时候,她也会先搜集所有相关资料,了解得越多,她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这一次,她不单单要考虑自己孩子的康复训练,还要考虑更多的孩子,更多同病相怜的家庭,不能再让大哥和安然那样的悲剧再发生。
有人把自闭症患儿成为“星星的孩子”,那么为人父母,就应该为他们撑起那片星空,让他们可以安然成长,成为天空中独一无二的星星。
最难得的,是林翔宇也肯支持她,甚至放下自己的事业,全力协助。
有他在背后支持,齐思悦没了后顾之忧,更加不用担心回去后会被婆婆指责,其他人不理解也就罢了,若是连家人都不肯支持,那不啻于在创业的肩膀上又压上了一块巨石。
“这不单单是你的事业,也是我们的,是安然的,是为像他一样的孩子们的。”
林翔宇临走时轻轻揉了把齐思悦的头顶,她剪了短发,愈发显得精神,有些瘦得尖尖的下颌,让她看起来像是二十出头的小姑娘,唯有
一双眼晶亮亮的充满斗志和深邃的智慧,才能看出她这些年在商场职场成长的底蕴。
任何小觑了她的对手,都会被她狠狠地击败,心服口服地认输。
但这一次,不一样了。
这是她从未接触过的领域,面对的是从未接触过的人群,而她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
如果想赚钱,是绝不可能做这一行的,初心不正,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好对孩子的教育,更何况还是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
否则就算赚到钱,也是戳良心的钱。
齐思悦更想做的,不仅仅是自闭症患儿的康复培训,特殊教育,更想做的,是对患儿家长的培训。
让他们知道,就算是有缺陷的孩子,有机会成长,他们一样可以成为天上那颗闪亮的星,而作为父母,不仅仅是生养,还有教养,有多少付出,才能有收获的喜悦。
像赵桂兰那样一知道大儿子有病就忙不迭地送人,藏在乡下自生自灭,最后就当他是个传宗接代的机器,能生娃就行,从未付出过的亲情,又怎么可能指望人家对她好。就连林翔宇在知道大哥的经历后,对母亲的观感也改变了许多,也是他下定决心哪怕辞职几年也要帮着齐思悦带安安,甚至帮她为康复中心的审批手续跑了不少关系,就是不想让大哥的事在重演。
不仅如此,她还想请方逸华作为康复中心的代言人,现身说法,给患儿们一个希望。
从这里接受的康复培训,不单单是学前的这几年,还有后期的跟踪辅助,长期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