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页)
张氏繁衍昌盛,人丁兴旺,支脉众多,在全国各地发展成众多名门望族。《广韵》一书中列出张姓郡望为十四个: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键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张氏族谱》中则有“四十三望”之称,除以上所列之外,还有太原、修武、上谷、荥阳、平原、京兆、河东、始兴、冯翊、魏郡、郑州等地。
分布各地的张氏,“大抵皆留侯远裔”,留侯指张良,都有分支始祖及迁徙原因。
如,现在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过去称之为河东。这里的张姓出自晋司空张华裔孙叱子,叱子在隋朝时任河东郡丞,自范阳徙居河东猗氏,传四代有张惠贞,(张惠贞)唐玄宗时任宰相;嘉贞之子:延赏,唐德宗时任宰相;延赏之子:弘靖,唐宪宗时任宰相,史称“三相张家”。
广东韶关市东南莲花岭,过去属曲江县管辖,这里的张氏,同属晋司空张华后裔,随晋南迁至君政,因官居于韶州曲江,传三代有张九龄,(张九龄)唐玄宗时任宰相,天下谓之曲江公。
陕西省大荔县张氏,出自东汉司空张皓少子:纲,字文纪,东汉时任文陵太守,曾孙翼,字伯恭,任蜀冀州刺史,子孙自键为徒下邦,传至德言,生策,策生张仁愿,唐中宗时任宰相。
江苏省苏州市,过去称吴郡,这里的张氏,出自张嵩第四子:睦,字选公,东汉时任蜀郡太守,始居吴郡,裔孙:显,任齐庐江太守,传七代有张镒,唐德宗时任宰相。
河北省清河县东北,过去是清河东武城,这里的张氏,原来是汉氏留候张良裔孙司徒张歆,歆弟协,生魏泰山太守岱,自河内徒清河,传至彝,为北魏侍中,隋末徒魏州昌乐,传四代有张文瑾,唐高宗时任宰相,文罐弟文球之子张锡,武后及温王时任宰相。
河间张氏,今属河北,为汉常山景王张耳之后,世居莫山,裔孙张文蔚,唐哀帝时任宰相,张溶于唐昭宗时任宰相。
过去的中山,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定县,这里的张氏,是汉北平文候张仓之后,世居中山义丰,青孙张行成,为唐太宗、唐高宗两朝宰相。
魏郡张氏,即现在的河南省安阳市,世居繁水,青孙张大安,唐高宗时任宰相。
汲郡张氏,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卫辉市,世居平原,青孙镐,唐肃宗时任宰相。
郑州张氏,青孙张亮,唐太宗时任宰相。
安定乌氏张氏,也就是现在甘肃省平凉西北,出自张耳第十五代孙张烈。
敦煌张氏,为魏金吾将军张恭之后。
此外,据《三国志&;#8226;魏志》记载:魏国名将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世居马邑,成为大姓。此处提及的“世居马邑”,是否就是下一篇开头提及的马邑,因为没有可靠的资料证明,我不敢断定,但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据《读史方兴纪要》记载:世居南蛮酋长龙信那,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其子孙便以张为姓。由改姓、赐姓形成的张氏,为原本就兴旺发达的张姓,增添了新的属员。
张氏从中原迁往福建,始于西晋末。据《台湾省通志&;#8226;人民志&;#8226;氏族篇》记载:晋代从中原入闽者共有十三姓,其中第三即为张氏。唐代,中原张氏又两次入闽,一次是唐高宗时期,光州固始(今属河南省)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到福建省南部平乱,率领五十八姓七千名将士,后均留居福建省漳州安家落户,其中军职可考的张姓人有:分营将张虎(伯纪)、张龙,医士张光达,队正张来、张本仪等。另一次是唐僖宗时期,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率领二十七姓五千人入闽,有固始人张睦随从前往,居古田之梅溪,累封梁国公,葬福州赤塘山。还有固始人张延齐等兄弟三人随从前往,居泉州之惠安、安溪等地,支派甚多。
福建省张氏,大致以居住地分为鉴湖、金坡、板桥等派,于宋末分支广东省梅州、蕉岭等地。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闽、粤张氏有不少人渡海到了台湾。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有同安人张灏,任郑氏兵部职方司部中;其弟张瀛同时入台,后留居台湾。还有郑氏部属张阿春及梅丰人张祜,世居台湾,以农为生。清朝占领台湾后,又有张滥、张茂、张振葛、张达京、张方高、张附春、张启宁、张仲和、张春始、张嗣征、张征扬、张济伯、张楚伯、张春仰、张必荣、张德正、张大满、张孝恩、张国俊、张聪、张启明、张阿苟、张爽、张寿华、张秀钦等人移居台湾。现在,张姓是台湾第四大姓,约占台湾总人口的百分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