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页)
声不响,目光呆智,转过他的头,看了琉水一眼,便又转了回去。琉水便在他的旁边的位置上,坐了下来。双手抱紧李辉的胳膊,拍了拍他后背,对李辉说:
辉,你自己要保重啊!斓斓,也不忍心你现在这样。你要是真爱她,你就该好好活下去,要坚强,为她找出事故的真相,替她报仇!。辉!辉!你听到我说了吗?
不管琉水怎么说,李辉如木头人,爱理不理。琉水买了早餐给他,他也一动不动地放在凳子上,这就急了琉水。
大约早上八点,一位老人支着拐杖,在几个不相识的人搀扶下,来到了医院,找张斓。这人就是张斓的父亲。老人是今天早上邻居告诉他,有关他女儿的事。当老人听到女儿的不幸,他是那样的伤心欲绝。一种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的无助。他是想立马飞到医院,可他的双腿却不允许他这样。他想找个帮手,身边却无一人。他的心,都凉透了。现在,随着张斓的身故,老人再也没有先前的那种乐观与豁达,刹那间苍老了十余岁。
当琉水得知,眼前的老人便是张斓的父亲,他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个老人,面无血色,仿佛是病入膏肓。唯一让感觉到他的存在,是他的表情,一种失去执爱的迷茫与痛苦。他那颤抖的双手,绝望的眼神,琉水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老人在他人的帮助下,来到琉水和李辉的跟前。琉水用手拍了拍李辉的肩膀,李辉本无心搭理。但当他得知,张斓的父亲来看女儿最后一面时。李辉布满血丝的双眼,才放些光茫。李辉轻轻地唤了一声“叔”。老人点了点头。这位本该是未来的女婿,却同样地因女儿地失去而要永远地失去。人生从来是祸不单行,还有何话可说呢?
李辉陪着老人,再一次来到太平间。老人,一看到女儿的模样,便老泪纵横!李辉也就跟着哭泣,可是看到老人的无助,自己也便起了好好替斓斓照顾老人的念头。有了念头,也便有了生存的力量,有了力量便会化悲愤为动力。琉水说得对,他要为斓斓找回公道,他要好好地活下去,他不能就这样自我沉沦,他要坚强起来。于是,李辉搀扶着老人,叫老人一定要保重好自己的身体。斓斓在天之灵,是不愿看到父亲因她而这样悲伤。李辉一边劝老人,一边扶着老人走出了太平间。人人都说太平间,太平。其实不然,来了太平间的人,没有一个会是太平的。所以,太平间最让人痛恨的地方,是因为它不让人太平。
接下来的两天,李辉先到系主任告了一段假期,自然是批准的。接着,他跟琉水分头去寻找相关证据,要为张斓和赵文鄢找回公道。李辉负责搜寻清水河污染相关问题,包括:清水河为什么会污染?污染后,为什么没有相关部门来处理?而琉水则负责桥梁倒塌与地铁建设有没有直接关系?如果有,为什么没有预警系统?如果没有,那么桥为什么倒塌?会不会是另有隐情?总之,他们这回豁出去了,既然死都不怕,还能怕什么?一定要找出真相,还死去亡灵的一个公道。
大寒
事实上,有许多历史真相,永远是跟谜一样令人捉模不透,也未必都能令后人知晓。可是真相确定是存在的,但答案往往永远无法解释清楚。世上有很多事,包括历史事件,皆是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才会发生这桩事件或是导致这种结果。正所为天灾,往往都与人祸相随。我们的历史,其实是一部斗争史。既要跟自然斗争,又要跟我们本身斗争。自然界并不可怕,可怕提我们自己的“心”。就像天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祸加天灾。每当天灾发生,其本身往往并不足以构成巨大威胁,而当存在*、强权、官僚等人为因素时,天灾即是毁灭性的灾难。
清水河上的那桩事,不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同样地,对于琉水来说,越深入调查,越让人觉的悲愤与痛心。有时候,他怀疑自己到底生活在什么年代?是一个充满欺骗与狡诈、污秽与肮脏的社会体系之中,还是生活于自己被自己蒙蔽的世界里?他不明白人们对生命是如此的无动于衷,而对金钱却是那样的执迷不悔。 一个失德的年代,注定什么样的事情都会发生;也无需对已发生的事,感到震惊。因为一切都是那样的必然。
琉水托先前公司的一位同事,从设计方拿到一份地铁一号线部分地质堪察报告副本。报告显示清水河附近一百米范围内皆是Ⅰ、Ⅱ类土质。这说明地层状况并不优良,不利于基坑大范围开挖施工。可是,地铁一号线清水河站,且好在清水河桥不远处。这就有理由相信,地铁施工可能对大桥造成影响。至于,地铁站为何要选择此处,却从说风云。按官方说法,清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