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页)
”。
其实,人类社会,类似的否定之否定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计算机的模式问题。我们知道最开始的计算机是大型机,大家想象的未来世界是集中的CPU (中央处理器)计算,每个人在家中接一个终端,后来IBM开始生产PC,每个人可以背着自己的CPU 到处走,彻底否定了原来的模式,但是,再等20年,网络出来以后,我们又回到了从前,每个人把需要搜索的要求发给百度或Google,他们算好了再发给你,当然你同时还可以背着自己的PC 到处走。这又是一个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的例子。交通也是如此,40年以前火车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后来我们都开始坐飞机,大家以为火车的时代过去了,但是后来发现飞机也有很多问题的,去机场很麻烦,飞机受天气影响比较大,而火车又提速了,方便安全和中短程的优势显现出来了,动车和城际列车成为新的趋势,中国应该至少有4个地区可以修建城际铁路网,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东北地区,如果建成,对于中国经济的推动力量将是巨大的。这也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例子。人类的认识过程就是这样的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每一次否定都不是简单的否定,而应该是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得到新的进步。
。 想看书来
不要误读华尔街危机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有很多方面,但是我们想最重要的是理念的冲击。我们应该借此深入思考。一方面从发达国家的成功历史中借鉴他们的经验;另一方面从当下的失败和危机当中汲取教训,这样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但是,我们首先要认识到我们和他们的不同。第一个是我们的发展阶段不同,我们是高度欠发达市场,它们是高度发达的市场,甚至说过度发达。比如说金融衍生品,美国有几万种,而我们一种都没有。第二个是模式不同,它一直是自我演进的发展模式,一直到不行的时候,政府出来干预。而我们从开始就是政府与市场的力量来共同推动市场的发展,或者说是政府手把手地扶着市场在发展,政府这只手怎么逐步放开是主要难点。因此,基于我们和美国的巨大不同,我们从大的方面来判断,第一中国主要还是发展,不能停顿,第二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主要任务仍然是要推动市场化改革,这是毫无疑问的。尽管我们在推动这一改革的时候需要循序渐进,需要把握一定的尺度、力度和节奏,但是方向是不能变的。
我们说,不汲取华尔街危机的教训是不负责任的,误读华尔街危机也是十分危险的。如果不能认识到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巨大差异,那么各路专家总结出来所有的金融危机的教训放到我们自己的头上可能全是错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认知理念。
危机中的中国和美国的差别,如果用一个最简洁和朴素的比喻来形容,美国开的是法拉利,没开好,开到了阴沟里,中国是骑了辆自行车。我们有些同志说,活该,谁让你开法拉利来着,开到沟里去了。这样的观点的误区在于,过两天别人的法拉利从沟里捞起来了,修好了又上路了,你发现自己还是骑着自行车。所以,一个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别人法拉利进了沟里的时候,加快建造我们自己的跑车,一时半会儿造不出法拉利,至少先造一个QQ 吧,老是骑着自行车永远赶不上别人。
同时面临两种结构升级挑战
这次金融危机让大家认识到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发展必须要相伴相生。所以在推动虚拟经济发展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先考虑到实体经济需要什么。在这次危机中,中国经济受到的冲击很明显,这并不全部是因为金融危机,主要还是我们自身的问题,事实上,我们的发展模式已经到了必须要转型的时候了。中国经济同时面临消费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两大挑战。
30年来,我们保持了每年近10%的增长,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国家还很穷,上完自习回到宿舍,吃一碗方便面就很奢侈。我出国是1992年,当时还是很穷。我清华毕业后留校每个月工资加奖金是88元,约16美元。记得我申请到美国留学的时候,申请费20美元。我们给美国的大学写信说我一个月工资合美元是16美元,你申请费就是20美元,太贵了,希望能把申请费免了。等到我回国的时候,2000年,全国人民有一半在减肥。我记得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时候,中国大部分家庭,甚至像北京相对好一点的地方家里都还没有彩电,90年代,中国每一个家庭购买一台彩电,中国经济往前飞跃了一大步,每个家庭购买一台冰箱,中国经济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