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页)
很简单,初中物理课就教过了,哪里用得着喊物管。
这对同学傻乎乎地对我说,换保险丝太危险了,那个有电啊!我让他们找出电笔来,准备把保险丝换上,那个男同学马上就拦住我:“不行,太危险了,你不能去接,万一出事了怎么办?”
我对他说,这有什么危险的呢?“我来教你怎么换保险丝,以后断了,就不用惊动物管了。”
我打开电表保险盒,告诉他保险丝怎样换,电笔怎样使用(他连电笔都不会使用,看见电笔亮起红灯,居然吓得大叫起来:“不好!漏电了!”),他看着我换上保险丝,然后说了句:“算了,今后还是物管来换比较安全。”
这就是我们现行教育的产物。物理学知识倒背如流,却不知道怎样换保险丝,不知道怎样使用电笔(在农村,连小孩子都会做)。
熟背了几箩筐知识的孩子们终于走进大学校门了。在这里,他们又学到什么东西呢?
还是背教材!
有一位名叫“踏雪寻梅”的网友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天,她去一家小邮局等人,碰巧有个金发碧眼的外籍女士走进邮局。她是英语专业毕业的,却一直没有机会与一个真正说这种语言的外国人交流过,很想借此机会练一练。
外籍女士十分礼貌地把手中的信交给邮所的员工,年轻的服务员热情地一边为她贴邮票,一边问:“这汉字写得很漂亮,是你写的吗?”外籍女士茫然不知所措,不知该怎样回答,转过身来望望身后,这时跃跃欲试的踏雪寻梅就立即走上前去,用英语流利地问:“我能帮你吗?”
外籍女士喜出望外,让踏雪寻梅赶快帮她的忙,但是,踏雪寻梅却突然张口结舌、无言以对了,因为她的脑子里涌出了这么一堆的问题:“这是一个直接引语,还是间接引语?是疑问句,还是陈述句?如果是疑问句的话,它是一般疑问,还是特殊疑问?若按一般疑问来结构的话,谓语动词是用系动词,还是实义动词呢?如果把它当成实义动词的话,我应该用DO还是DOES呢?”
外籍女士见踏雪寻梅站在那里结结巴巴地涨红了脸,却开不了口,顿时莫名其妙。“我当时真恨不得脚下的地突然裂开个洞,好让我立即掉下去。后来,虽然我把服务员的问题胡乱地译给了她,而且也把她的答案译给了柜台里的服务员。但是,我毫无专业水平的表现令我的自尊心受了极大的打击。”
这就是大学英语专业的教育成果。
前面我已经粗浅地阐述过大学教育的话题,很少有人关心大学生们的成长,很少有人关心孩子们走出大学校门后怎样求生存。其实说穿了,孩子们这一路上全力以赴地做的事情,都是为了最后的那个红本本——大学文凭。至于这十多年来孩子们是否学到了安身立命的“技”,是否学会了坚韧、勇气,是否具备了独立处理复杂事务的行为能力,却很少有人去关心。家长不关心,学校不关心,社会也不关心。大家关心的是孩子能不能考上大学,能不能拿到那个红色的就业许可证。
一切的后果却要由孩子们来承担: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就算找到一份工作,由于缺乏坚韧、勇气、能力和智慧,他们也难有作为。
家庭和学校,已经把孩子们塑造成低能儿。
一位大学生对我说,参加工作后他发现自己很不适应,在学校学到的那些知识不知道怎么去使用,做事情总是没有自信,总是出错。“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大学算是白上了。”
我真的想对他说,你还有一切从头学起的机会吗?就算能逐渐学到完成工作的技术,你所缺失的独立应对艰难险阻的那些训练,还有机会从头再来吗?
一位长期研究教育的朋友告诉我,他发现那些极顶聪明、活泼阳光的孩子,几乎都来自那些对孩子管得很少、也不强迫孩子读书的家庭。“这些孩子有可能考试成绩很一般,但他们遇到事情总喜欢动脑筋,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很强,而且他们性格活泼,很善于与人交流,也善于处理团队关系。”
他说,可惜现在这样的孩子太少,为了能考上大学,考上名牌大学,大部分学生都沉没在书本里。那些一天到晚死啃书本的学生,往往性格沉闷、交流困难,最可怕的是,他们缺乏动手的能力,一些简单的事务都不能独立处理。
“如果这个社会太多这样高学历低能力的人,那就很恐怖了。”
我曾经向几位家长提问:“你们这样教育孩子,不怕他们将来成为书呆子吗?”
他们这样回答我:“考不上大学,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