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页)
月丙子”推之,志为是。
二六九页二行封故济北惠王寿子安为济北王按:集解引惠栋说,谓传作“安国”。
二六九页七行左部句龙大人吾斯姚范谓“大人”当在“左部”之下。按:南匈奴传作“句龙王吾斯”。
二七0页一四行武*(都)**'威'*太守赵冲集解引惠栋说,谓应奉及西羌传皆作“武威”。胡三省云,传云诏冲督河西四郡兵,为节度,则“武威太守”为是。武都西北接汉阳,东北接扶风,南接汉中,无缘远督河西四郡兵也。今据改。
二七一页二行*(丁)**'乙'*巳河闲王政薨据张森楷校勘记改。按:是年三月乙酉朔,以下云“丙午”推之,当作“乙巳”。
二七一页八行巩唐羌寇北地按:集解引惠栋说,谓考异云西羌传作“罕种羌”。
二七三页二行击烧*(当)**'何'*羌按:集解引通鉴胡注,谓“当”当作“何”,烧当、烧何,羌两种也。今据改。
二七三页九行赵冲击烧当羌于*(河)**'阿'*阳据汲本改。按:钱大昭谓前志天水郡、续志汉阳郡均止有阿阳,作“河阳”者误。
二七三页一0行阿阳县属*(天水)**'汉阳'*郡据集解本改。按:校补引钱大昭说,谓明帝永平十七年已改天水为汉阳,不应注仍称“天水”。又按:西羌传作“阿阳”,注亦作“汉阳郡”。
二七四页一0行秋七月丙午按:“七”原斗“十”,径改正。
二七四页一一行遣御史中丞冯赦督州郡兵讨之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据滕抚传,“冯赦”当作“冯绲”。袁宏纪作“冯放”,亦误。
二七六页九行永*(嘉)**'□'*元年据集解引钱大昕说及惠栋说改。按:史绳祖学斋占毕记邛州蒲江县发地得石刻,有“永□元年”字样,故知“永嘉”为“永□”之误。又左雄传有“迄于永熹,察选清平”之文,钱大昭后汉书辨疑谓“熹”即“□”之斗。
二七七页一二行九江贼马勉称黄帝按:袁纪“九江”作“扬州”。汲本、殿本“黄帝”作“皇帝”,袁纪同。
二七八页三行故得祷祈明祀按:刊误谓“得”当作“复”。
二八0页一三行无杀*'孩'*虫据今本礼记月令补。
二八一页三行务加埋恤按:“埋”原斗“理”,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后一页
后汉书卷七 孝桓帝纪 第七
孝桓皇帝讳志,'一'肃宗曾孙也。祖父河闲孝王开,父蠡吾侯翼,'二'母叄�稀�
'三'翼卒,帝袭爵为侯。
注'一'谥法曰:“克敌服远曰桓。”志之字曰意。
注'二'顺帝时,开上书,愿分蠡吾县以封翼,帝许之。蠡吾故城在今瀛州博野县西。蠡音礼。
注'三'讳明,本蠡吾侯之媵妾。史记曰,叄�眨�挑碇�笠病�'音偃。
本初元年,梁太后征帝到夏门亭,'一'将妻以女弟。'二'会质帝崩,太后遂与兄大将军冀定策禁中,闰月庚寅,使冀持节,以王青盖车'三'迎帝入南宫,其日即皇帝位,时年十五。太后犹临朝政。'四'
注'一'洛阳城北面西头门也,门外有万寿亭。
注'二'妻音七计反。
注'三'续汉志曰:“皇太子、皇子皆安车,朱班轮,青盖,金华蚤。”故曰王青盖车也。
注'四'东观记曰:“太后御却非殿。”
秋七月乙卯,葬孝质皇帝于静陵。'一'
注'一'在洛阳东南三十里,陵高五丈五尺,周百三十八步。
齐王喜薨。
辛巳,谒高庙、光武庙。
丙戌,诏曰:“孝廉、廉吏皆当典城牧民,禁奸举善,兴化之本,恒必由之。诏书连下,分明恳恻,而在所翫习,遂至怠慢,选举乖错,害及元元。顷虽颇绳正,犹未惩改。方今淮夷未殄,军师屡出,'一'百姓疲悴,困于征发。庶望髃吏,惠我劳民,蠲涤贪秽,以祈休祥。其令秩满百石,十岁以上,有殊才异行,乃得参选。臧吏子孙,不得察举。杜绝邪伪请托之原,令廉白守道者得信其操。
'二'各明守所司,将观厥后。”
注'一'本初元年,庐江贼攻盱台,广陵贼张婴等杀江都长。盱台、江都并近淮,故言淮夷。时中郎将滕抚屡击破之,其余觽犹未殄也。
注'二'信音申,古字通。
九月戊戌,追尊皇祖河闲孝王曰孝穆皇,夫人赵氏曰孝穆皇后,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