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4 页)
百余人,共计千余人。
马军指挥使蒋表率明军骑兵500列队西门外,朝鲜兵使李福男率朝军骑兵150人列队南门,随时准备驰过栈桥支援各壕守军,共计850人。
南原城东、北两门用石块封死,在城内用砖石夹成甬道两排,筑石墙三道,每道石墙后列守军100人,形成门内有门的布局。杨元则亲率500亲兵登上西门,指挥全局战事。
“想不到杨将军布置这样周密,我国军人哪会这些,倭兵若想攻入城内,现在看怕也不是那么容易。”李福男欣慰地道。“尽力而为吧,贼兵势大,若是一味猛攻,城破也不过早晚的事。”杨元叹息道。望着太阳渐渐沉下山后,两位将军的心,也似乎随之沉了下去。
8月15日晨,日军55000大军呈包围之势逼近南原。
午时刚过,日将西山久内、藤堂正高率先头部队5000人首先出现在城外。二人纵马驰到一处高坡,遥望南原。“这就是南原城吗?没什么了不起的,只要咱们大军冲过去,也许行进中就可夺取这座小小的城池呢。”藤堂正高扶了一下头盔,自负地说道。
看了他一眼,西山久内含笑道:“正高殿,你和你哥哥一样,都是看到打仗就眼红的人呀,这次行长公派你来是不是想抢我的功劳啊。”
“什么话嘛,和我哥哥高虎相比,我还差得很远呢,这次请命先悬,也是想和久内殿多学学打仗的本事呀!”
“哈哈,开个玩笑罢了。说到打仗,其实还是清正公最厉害,小西公么,嘿嘿。”
“不要说这些了,当务之急是如何尽快地攻取敌城,我都有些等不急了呢。”藤堂正高说道。
“嗯,是这样的啊!好吧,就让咱们一起冲进南原喝酒吧!”西山久内说罢一摆手,向左右大声喝道,“全军做好战斗准备,今天拿下南原!”
“是!”身边武士们答应一声,纷纷策马回归本队,不一时,5000日军分为三队,骑兵在两翼,步兵居中,列成40个方阵向南原城发起进攻。
一声闷雷遥遥传来,“什么声音,要下雨了?”藤堂正高疑惑地问道。“不对,是明军的大炮,小心!”参加过文禄之役的西山久内惊叫一声,身子伏在马上,刹那间炮弹落在步军方阵中炸开。伴着惨叫,十几名士兵血肉模糊地倒在地上。
“老天爷,这是从哪里打来的炮,离着城边还有三四里呢,这怎么可能?”藤堂正高惊得呆了。
一枝长矛被爆炸的气浪托起在半空,打了两个旋,划了一道寒光又扎下来,正戳在一名足轻肩头上,借着惯性,锋利的矛尖又从腰部斜斜穿出。
受伤的士兵仆倒在地,疼得满地乱滚,惹来旁边众军惊呼。一名武士飞步抢上前去,抡起一刀就斩下了伤兵的脑袋,惨叫声霍然停止。
周围的人骇住了,虽然知道这么做是为了减轻伤者临死时的痛苦,可眼瞅着血水从那具没头的腔子里汩汩地往外喷,精神上还是觉得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几名年轻的士兵不由自主地弯腰呕吐起来。
这时闷响声连连,南原城上的威远大炮再次把炮弹倾泻在日军队列里。西山久内如梦初醒,咬着牙拔出长刀,高喊一声:“冲锋!”然后催马向前急驰!5000名士兵也明白过来,顿时发出一阵山崩地裂般的吼声,随着他向南原城下狂冲过去。
杨元头顶深目铁尖盔,身披雁翎锁子甲,站在城头上正用千里镜密切注视敌人动向,此时看得真切,令旗一挥,第一道壕堑后的明军士兵纷纷把鸟铳和弓箭伸出墙外,这时候日军用藤牌挡着身体,已经冲到近前,好像涛天的排浪,呼吸之间就能把这条细长的明军阵线冲垮。“开火!”明军守壕把总高喊一声,随着他这声喊,石墙内鸟铳齐放。
日军前赴后继,冒着枪林弹雨拼死地进攻,同时施放铁炮对射。在第一次朝鲜战役中,明军轻火器中鸟铳(火绳枪)只占十之二三,其余的都是火铳(火门枪);经过三年停战,明军汲取了上次战争的经验教训,大规模装备了和日军铁炮威力不相上下的鸟铳,主要以南方步兵为主,使得轻火器中的火绳枪和火门枪达到了一比一的比例。
《李朝实录》一书中对明军二次援朝装备描述道:“臣路上见南兵来到,皆是步军,所持器械,皆敏捷,多带倭铳筒,火炮诸具。其人皆轻锐,所著巾履,与辽东、北京之人不同。”
这时一百杆鸟铳齐放,加上虎蹲炮和城头上的重炮助阵,打得进攻者七零八落;但是仗着人多势众和高昂的士气,日军还是一步一步向明军石墙防线推进,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