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页)
,赶紧出列拱手道:“末将在。”
“好你个查大受,我让你带兵侦察敌情,你居然一直杀到王京城下,损折了千余人马,这些日子来我不说,难道你就不知罪么?”
“末将知罪,请大帅责罚。”查大受唬的忙跪倒阶前请罪,李如松微微冷笑:“若不是看你还算一员勇将,纵然没死在倭贼刀下,好歹也得让你死在军法上。”查大受苦着脸连连叩首,众将见大帅发怒,那敢上前相劝,均相顾失色。
见他慑服,李如松口气缓了缓道“且记下你这颗项上人头,今晚命你带罪立功,率五百精兵随高彦伯袭击龙山仓,若是事败,也就不用回来见我了。”“遵令!”查大受咬了咬牙退下。
“李如梅听令!”“末将在!”“你率本府家兵二百协助查将军一同前往,务要一举成功,若是事败,也不用回来了。”“遵令!”李如梅大声领命退下。
“李宁,祖承训听令!”“末将在!”二人暴喏一声出列,“你二人率跳荡铁骑(配备短筒火枪的骑兵)三千,至马山馆驻扎,随时准备接应查大受,李如梅军。”“请大帅放心,若是有半点差池,俺们也不用回来了!”“敢?你们若吃了败仗不回来,我拿谁的脑袋去向圣上交差!”
二月十日,查大受,李如梅等人率七百明军死士悄悄从开城出发。到达马山馆之后,派出斥候探哨,并将进出道路卡死。
当夜三更时分,夜袭军团人衔枚,马裹蹄,在熟知王京地理的朝将高彦伯引导下,避过王京城外的日军游骑和忍兵,觅歧径杀奔城郊龙山。
龙山说是山,其实和平壤城外的牡丹峰一样,都只能算是一个大土丘,北临汉江,有利漕运,西靠连绵不绝的汉北山脉,南望王京城不过二十里。朝鲜当年在龙山上依坡势建了十三座高大的粮仓,可以储粮数十万石,一次库存可够全城人民食用三个月。
粮仓外面围有一圈挡水的矮石墙,有楼梯通往仓顶,现在被日军占领后,又做了加固,每仓驻兵百十人,远远看去好象是十三座小城堡一样,龙山脚下是日军营寨,驻有两千兵力,与王京城遥遥相望,如果有紧急情况,大队日军就会自城内来援。
这个时候,镇守龙山仓的日军大将加藤嘉明并不在自己的防区,因为朝鲜义兵在朝将权栗的带领下占据了王京侧后的幸州山城,日军毛利秀包部屡攻不克,而岛津义弘因为丰臣秀吉刚刚谋害了他的兄弟家久,也无心进兵助战,宇喜多秀家无可奈何,只好派英勇善战的加藤嘉明前去增援第六军团,让另一员武将本多重葵接替他守龙山。
本多重葵刚从本土督运兵器粮草来到王京,风尘仆仆。听说联军进攻已经被打退,撤到开城一线去了,便失了警觉,打算稍稍“放松”一下为自己洗尘。
这一日晚上他和数十名部将把掳掠来的朝鲜少女们带入营中饮酒作乐,百般淫乱,正在情浓时分,忽听的营外喊杀声大起,紧接着一名足轻小使奔进来,拼命大叫着:“不好了,有敌军偷袭!”
“胡说什么,明军还在二百里外的开城,定是朝鲜乱民前来搔扰,把他们杀光就是了,来五六个人跟我去看看!”本多重葵正玩的高兴,闻报气极败坏的推开怀中少女,抓起武士刀向外走去,众武士见主将如此说,也都浑不在意,十几个武士懒懒的披衣挂刀,随着他往外走。
来袭的正是查大受,李如梅率领的明军夜袭队,七百死士人人背负硬弓,带着成捆的单枝火箭或是匣装集束火箭,趁黑摸到龙山背后,沿途遇到伏路的零星日本忍兵,全都手疾眼快的杀掉,随即全队分散开来,快速渗入粮仓周围。
(注:集束火箭是明军常备武器中的一种,内可装几十枝短柄火箭,手动点火,一次发二十枝的称为“火龙箭”,三十二枝的称为“一窝蜂”,四十九枝称为“飞廉箭”,一百枝的称为“百虎齐奔”,明代火箭很早就应用于实战,据《明实录》记载,建文二年,即公元1400年,燕王朱棣与建文帝战于白沟河,就曾使用过‘一窝蜂’火箭,给对方造成了重大伤亡。)
“放箭!”查大受见众人进入了攻击位置,一声令下,黑夜中火星点点,刹那间仿佛流星雨一般,无数火箭冲天而起,浸满了松油的火箭钉到砖木结构的粮仓上,十三座粮仓转眼变成了十三枝熊熊燃烧的巨型火烛,守仓的日军在睡梦中惊醒,待要逃脱,楼梯早已被火封死,顿时发出一片绝望的嘶叫。
本多重葵大模大样的提刀走出营帐,立刻惊的呆了,只见满山大火,映红了半边夜空,守仓日军烧死前的惨叫声远远传来令人不寒而栗!他大脑中顿时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