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页)
制的小队啊,奶奶的有点麻烦啊。”王越趴在一处大石头后,利用手中的望远镜,远远的注视着山道上行进的鬼子和伪军。
抗战初期的小鬼子部队,通常一个满编步兵小队辖一个机枪组(两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组(两个掷弹筒)和两个步枪组,每挺轻机枪编制四人(指挥官、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每具掷弹筒组编制2人,步枪组每组人数15人,再加上小队长,军曹等,大概50人左右,这些都是王越最近从资料中看到的。
而眼前的鬼子小队,基本上和资料中描述的差不多,可以说这一个小队的火力是相当的猛,尤其是小鬼子善于使用掷弹筒(又称轻型迫击炮),其威力还是相当可怕的。
据记载,鬼子在二战中大量使用的掷弹筒,主要是大正十年掷弹筒和**式掷弹筒。
大正十年掷弹筒,1921年开始服役,口径50毫米,重量只有2。6公斤,射程是175米,射击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弥补中型迫击炮和单兵手榴弹之间的火力空挡,这款掷弹筒因为射程短,故而让士兵无法在较为安全的距离使用它,故而日军很快便设计出来**式掷弹筒。
**式掷弹筒是大正十年的改进型,口径依旧是50毫米,重量2。7kg,不过对炮身进行了加长,炮脚进行了加高,导致射角增大,从而有效的提升了射程,最大射程可以达到700米,有效射程也可以达到500米,从而大大提高了掷弹筒的性能和威力,这款掷弹筒是从1931年开始服役,从眼前来看,鬼子队伍中配置的掷弹筒,应该就是**式掷弹筒。
王越之所以认为麻烦就是因为鬼子掷弹筒的存在,因为掷弹筒手基本上都是身经百战的老手,据记载,实战中这些老手400米内的命中率高达85%至95%,其射速可以得到25发/分钟,杀伤半径可以达到7米左右,这是一种非常恐怖的杀器。
“1号命令,1号命令,作战计划要求必须严格执行,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且两个狙击点相隔的距离,至少要达到20米以上,收到请回答。”王越当即通过弥萨传递给对讲机,命令道。
“3号收到。”
“5号收到。”
……
ps:求收藏,求推荐,各种求!
第15章 狙击歼灭战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对于一个狙击手来说这是基本素质,不过王越属下这帮小崽子,甚至是王越自己也不敢保证待会打欢了,还能够始终记住并且做到这点,故而战斗前再次叮嘱一遍,还是有必要的。
王越命令下达之后,便直接将手中的望远镜给收进了空间戒指,顺道也取出了自己的‘三八狙击步枪’,其实所谓的三八式狙击步枪,也就是在三八式步枪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瞄准器而已。
历史上,小鬼子在37年前九七式狙击步枪还没有生产的时候,因为需要狙击步枪,故而聪明的鬼子便将三八式步枪进行了改造,其实改造也很简单,就是加装了一个尼康公司生产的2。5倍光学显微镜而已,事实上,鬼子的九七式狙击步枪和加装了瞄准器的三八式狙击步枪基本上没有多大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前者装有单脚架和改成下拉式机柄而已。
而此刻王越从本源世界购买而来的瞄准器,主要分两种,一种是白光瞄准器,主要是白天使用,另外一种则是夜视瞄准器,主要是黑暗中使用,而且两种瞄准器的放大倍数都是可调的,从1。5倍至12倍,随意调整,其功效完全得到了全面升级,这也是王越敢以10个人挑战小鬼子上百号人的原因之一。
当然战斗之前,王越还是通知了大安屯的其他民兵们,毕竟他们手上也有不少枪支,尤其是毛二德手上还有一挺轻机枪呢,不过他们的任务只是在雅鹿山入口处进行阻击而已,而且王越相信鬼子应该抵达不了雅鹿山入口,战斗就会结束,这就是一个月魔鬼训练带来的信心。
“可惜啊,没有足够的积分,不然应该给每个人都配一个消音器,那样的话每个人都可以开三枪换一个地方,也就能够极大提升杀伤力了。”王越自言自语道。
关于消音器,起初王越也想从本源世界购买的,可惜结果是无法配对,而且据了解,大部分人都认为,虽然消音器可以起到消音和消焰的作用,但是会使后挫力增大,从而影响射击精度。
不过王越从军功系统中兑换的消音器,似乎就没有这方面的毛病,可惜王越的上次剩下的11分可用军功值,除了剩下1分军功值之外,其他10分都兑换了子弹了(1分换取1千发子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