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末将领命(第1/2 页)
入夜,中军大帐中,宁远伯李成梁、腾冲伯戚继光,二人分左右坐于上位,其余将领分列坐于两旁。
防海御倭总兵官李如松,向两位伯爵以及众位将领讲述近两日的攻城所获。
“经过这两日的攻城,不难发现,倭寇没有几门火炮,甲胄更是稀少。就是倭寇的作战经验丰富,拼死不退。”
“有的倭寇头子,做事果决,能够迅速做出判断,有时甚至会直接抛弃无法救援的倭寇军队。”
“还有就是,倭寇的火铳数量多,加之前者朝鲜一败涂地,朝鲜军队的火铳被倭寇缴获。还有不少朝鲜人充当倭寇的火铳手,协助他们守城。”
“平壤城外立的‘朝鲜军民自投旗下者免死’的旗子,打出去两天了,至今为止,还没有朝鲜人来投。”
“就目前来看,牡丹峰松山城,七星门,这两处倭寇防守最为严密,也是最为难啃的骨头。”
“其他的城门,大差不差,虽不如七星门那般,可依旧守的很严。还有的城门,倭寇就直接堵死了。”
待李如松说完,李成梁示意其坐下,接着说道:
“这两日各部轮番攻城,对于平壤城中的虚实,想必诸位都有了了解。”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既然了解了敌情,那就不要再拖了。在坐的都是久经沙场之人,废话我就不多说了。明日一早,全军压上,攻城。”
“吴惟忠,查大受。”李成梁开始点将。
“末将在。”二人起身。
“你二人各率本部人马,攻牡丹峰松山城。”
“末将领命。”
副总兵查大受,是李成梁的家丁出身,他率领的是辽东镇的精锐。
副总兵吴惟忠,是戚家军出身,戚继光的老部下,他率领的是戚家军和南兵的精锐。
这二位,一人率北兵精锐,一人率南兵精锐。既是精兵,战斗力有保证,而且兼顾南北,同时又照顾到了戚继光。李成梁的安排,分寸拿捏的还是很有火候的。
“李如松,杨元,张世爵。”
“末将在。”三人起身。
“你们三人率兵攻七星门。”
李如松是李成梁的亲儿子,最难打的七星门,作为指挥官的李成梁,只能交给自己的儿子。
“李如柏,李芳春。”
“末将在。”
“你二人率兵攻普通门。”
“末将领命。”
“骆尚志,祖承训,李镒,金应瑞。”
“末将在。”骆尚志、祖承训二人起身。
接着,临近门口处,差一点都出门的李镒、金应瑞二人起身,“末将在。”
“你们四人攻含球门。”
“末将领命。”
骆尚志和祖承训是明军,后两位是朝鲜将领。
攻城这种费力气的事,当然不可能少了朝鲜军队。
所以,李成梁破例让两位朝鲜将领入帐议事。
当然,明军的中军大帐,朝鲜将领自然要排在最后面,差一点就出门的位置。
这也就是进入冬季,夜里天气太冷,一般人扛不住,别在仗还没打呢,人先冻出毛病来。
不然,依照其他明军将领的意思,这俩人只配在中军大帐的门口,而且只能是站着听差,连参与议事的资格都没有。
不过,李镒、金应瑞这两位朝鲜将领还算是李氏朝鲜的高级官员,而且还要用他们攻城,勉勉强强算是进入了一次明军的中军大帐。
如果是李舜臣那样的将领,别说进入中军大帐了,也别说在中军大帐门口站着了,就算是让他站在离中军大帐一百步开外的地方,那都算给他面子了。
此次领兵的是宁远伯李成梁、腾冲伯戚继光,比历史上领兵作战李如松的身份不知高出去多少。
说的再不客气一些,就李舜臣而言,他距离中军大帐的位置,只能是越来越远,愈发的遥不可及。
李成梁安排完作战部署,戚继光补充发言。
“明日攻城,宁远伯与我率兵巡回督战,所有攻城人马,不得收割首级,一应军功,战后一并算清。违背者,军法从事。”
“攻城过程中,如有后退者,就地斩杀。”
“先登者,赏银千两,宁远伯与我,共同向朝廷保举,许其世袭百户。”
闻听此言,众位将领眼前直冒精光。
戚继光治军严格,人所共知,对于戚继光强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