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灭了北元 > 第11章 封驳圣旨

第11章 封驳圣旨(第1/2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穿越隋末,系统降临人在古代,随身有座现代都市史上最强驸马爷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皇后的贴身侍卫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一觉醒来我在龙椅上了四合院:跟大孝子断亲,娶娄晓娥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诸天穿越,从慕容复开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从霸主尼多王开始傲视群雄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三国如烟

张诚来到司礼监,招呼自己的两个随从去搬奏疏。

在里面值守的一个中年太监走过来,对着拿搬奏疏的二人提醒道:“这一本礼部的奏章皇爷虽然准了,可也吩咐了,十日之后再发回礼部,你们可别动。”

张诚一听这话,顿时就明白了,这才是皇帝让他来乾清宫搬奏疏的目的。

“礼部的什么奏章呀?”

这中年太监笑着回应道:“是礼部给张居正张阁老的谥号。”

张诚走过来一看,奏章一个大大的准字映入眼帘。

按理来说,一个谥号而已,没必要压十天。

张诚抑制住了自己的想法,没有继续往下想,可却又忍不住还是往下想。

司礼监秉笔太监,本身就是政治人物,凭借多年以来养成的政治嗅觉,张诚很快就明白了。

他不动声色,对着那两个随从说道:“走,跟着咱家去内阁。”

内阁中班房中,有三人,张四维,申时行,余有丁。

这三个人,分别代表着三种不同的势力。

张四维是山西人,他代表的是晋商的利益。

申时行是南直隶苏州府人,他代表的是江南士绅的利益。

余有丁是张居正力荐入阁的,他代表的是张居正在朝堂上的遗留的势力。

“三位阁老都忙着呢。”张诚走了进来。

“张公公。”内阁的三位大学士见张诚来了,纷纷起身。

张四维问道:“张公公,您来内阁,可是陛下有什么旨意?”

张诚笑道:“咱家这次的确是奉皇命前来内阁,主要有三件事。”

“一,恭妃娘娘为陛下诞下了皇子。”

“这是天大的好事。”张四维附和一声。

“二,武清伯李伟,于国有功,晋封武清侯。”

“三,就是将这些批阅的奏疏,内阁及时安排下去。”

“这里面京师各个衙门以及地方的奏疏都有,该哪个衙门办事就哪个衙门办事,不得耽误。”

张四维道:“还请张公公转呈陛下,内阁内阁绝不会耽误国事。”

“张阁老办事一向稳妥,咱家是相信阁老的。阁老的话,咱家也一定会转呈陛下。”

“那咱家就不耽误三位阁老了,告辞。”

内阁三人中最晚入阁的余有丁起身相送,“公公慢走。”

张四维仔细回忆张诚的话,第一,皇长子诞生,这是好事,按例办理就行,这没什么。

第三,将批阅完的奏疏拿到内阁,让内阁安排下去,这本就正常。

唯独这第二,武清伯李伟,于国有功,晋封武清侯。

李伟于国有功,他于国有什么功?

他不就生了一个好闺女吗?

张四维急忙翻看张诚搬来的奏疏,“汝默,你分管礼部,我要是没记错的话,礼部应该是今天将张首辅的谥号上到了御前吧?”

申时行回答道:“不错,张首辅离世已有两月,礼部的徐尚书今早写了一封奏章,由司礼监的冯公公转呈给陛下。”

“可我怎么没找到那封奏章呢?”张四维翻看着,“汝默,丙仲,你们也找找看,看看有没有今早礼部上的那道奏章。”

礼部上的奏章是关于张居正谥号的,余有丁作为张居正的亲信,自然上心,他急忙走过来翻看。

“以冯公公与张首辅的关系,今早冯公公接手后就应该立即转呈给陛下了,既然批阅完的奏疏都送来了,不应该没有。”

余有丁是没找着,张四维又看向申时行,后者也没找着。

这时,内阁的三人就都明白了。

张居正是内阁首辅,他主持变法,于国有功,连他的谥号都被压住了。那么,武清伯李伟,于国有功,晋封武清侯,那不就是笑话吗?

陛下这是不想给李伟晋爵呀。

更重要的是,张居正之所以能够大权独揽,除了有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这个政治盟友外,还有李太后的支持。

如今,张居正的谥号被压住了,李太后父亲的爵位,陛下也不愿意晋升。这次来内阁的又是张诚而非冯保。

事情,越来越有意思了。

张四维看向申时行,“汝默,你分管礼部,这道旨意,还是你来执行吧。”

申时行是属于那种八面玲珑,有点不粘锅意思的人,他怎么会干这种得罪太后的事。

“子维兄,封爵,乃是吏部的职

目录
穿越之虫族主宰在异界
返回顶部